在当今国际文化交流交锋交融的背景下,国际形象之争已经成为国家之间软实力较量的外在
表征。而且,文化外交与国际形象存在着紧密的内在逻辑互动和理论联系。文化外交在构建国际
形象方面呈现出三大功能:传播亲善国际形象、修复受损国际形象和塑造全新国际形象。形象是
国家软实力核心要素,以文化外交为路径诠释国家国际形象的内涵和文化对国际形象的特殊建构
功能,对致力于建设“文化强国”的中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官方媒体代表《人民日报》近三十年来关于少数民族报道的内容分析和文本分
析,考察它在有关少数民族报道中所建构的少数民族形象。主要发现有:少数民族报道总体数量
偏少;报道侧重于告知信息;政治和经济是有关少数民族报道的重中之重;报道态度总体上呈现
“中立”为主的立场;少数民族报道关注于少数民族的生产方式报道;多采用事实叙述的方式,
采用肯定成就、民族团结、样板号召等策略来进行报道;少数民族在报道中总体呈现出开放发展
的形象。
气候问题上,英国、加拿大、中国分别代表了欧盟、伞形集团、发展中国家的谈判立场。本
文首先用批评隐喻分析的方法定量分析以上三方在德班大会发言中的隐喻使用差别;然后从概念
隐喻的角度定性分析各方所用隐喻背后隐含的政治动机;最后依次探讨三个国家是如何通过隐喻
来构建“自我—他人”身份。研究表明,发言人的政治立场影响了其对隐喻的选择和使用,英、
加、中三国在身份构建中体现了不同的“自我—他人”定位,从而服务于各自所属团体的利益。
本文对1995-2011年《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和《南方都市报》工人报道进行内容分
析,发现党报对工人的正面报道是高高在上的“救星”式关怀和爱护叙事,市场化报纸则是负
面揭露和受难叙事。2003年后,报道的负面倾向增强。从不同工人群体看,劳动模范是积极、正
大、光明的,而农民工是弱势、被动的,这些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公众对工人阶层的刻板印象,
阻碍工人群体获社会承认和尊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形象在今年日益受到媒体关注,尤其是北京这座具有深厚历
史传统的“首都”,媒体对其十分关注。不同媒体对于北京的“城市形象”有不同的报道,并且
围绕着“老北京”与“新北京”议题媒体展开了激烈讨论,本文考察了不同时期的不同媒体是如
何叙述、建构“北京形象”的。
城市公众是媒体传播的主要受众之一,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我国低碳发展的主体。
信息传播的实际价值和现实意义就在于它能为受众所接收,所认可,所使用。为了更加清楚地把
握受众需求,本文在我国城市公众低碳意识调查及行为调查数据的基础上,依据城市公众的“低
碳概念认知”、“低碳政策认知”、“低碳付费意愿”、“低碳行为表现”四项指标,对我国城
市公众进行分类,区分出了我国城市公众在低碳认知和行为上的四种类型及其基本特征,并结合
四类低碳人及其特征,在相关传播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媒体传播策略。
本文以2012年《中国公众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认知状况调查》为基础,根据我国公众获取气
候变化的信源、渠道、内容三方面的数据,结合公众的性别、年龄、收入、居住地等人口统计学
特征进行相关分析,从而得出我国公众在接收气候变化信息的信源、渠道和内容三方面的显著特
征与喜好偏向。在此基础之上,考察西方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气候传播经验,从而为科学界、政
府、媒体等各方传播者提供我国公众气候传播的整体策略。
气候传播是一种典型的新社会运动形态,而新社会运动本质上体现为一场作用于意识深处的
修辞运动。为了在应对气候变化议题上制造深层次的认同体系和集体行动,这便需要从“意指概
念”(ideographs)、“语境”(context)、“隐喻”(metaphors)、 “意象”(images)
和“接合”(articulation)这五个相互关联的修辞机制和修辞实践切入进去,以此完整地把握气
候传播的修辞学理论框架。
气候报道,并非只关乎科学与技术。相反,它是一个充满话语权力争夺的议题领域。本文结
合引起广泛争议的PM2.5议题,探讨在一个民族国家的内部,不同立场媒体对于新兴的气候变化
议题,存在着怎样的框架争夺、共鸣与扩散。针对在意识形态、商业利益以及专业主义等方面秉
持不同立场的报纸《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和《科技日报》的框架分析发现,在多个框架
的运用之中,《南方都市报》都是框架制定者,它所选择的框架随着时间推移被其他两份报纸沿
用。框架的扩散导致媒体的联动,提升了报道广度与深度。这一框架扩散过程无论对于PM2.5议
题的突显,还是对于治理政策或公众舆论的推进,都有深远的影响。
本研究关注民众的信息环境、价值认同以及跨境、跨国的社会交流等非结构性因素是否会影响
他们对外来文化传入的态度。结果发现,网络媒介作为信息渠道对他们态度的影响是积极的,国族认
同的影响也是积极的,其他因素的影响则不显著,我们还对相关的研究发现进行了讨论。
在第三人效果研究进入三十周年之际,该文关注国内的空白研究领域——营销传播中的第三人
效果。该文对国外营销传播中第三人效果研究的成果进行综述;分析了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受众、媒
体、社会距离等重要影响因素的独特之处;最后就国内营销传播领域的第三人效果研究在理论与实
践应用两方面提出建议。
在民国广播不足三十年的历史发展中,广播政治功能的彰显,只有在国民党的党营广播电台建
立后才开始充分展开。这主要是由于国民党建立的这个国家是千年未有之“党化国家”,其最独特也
是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有强烈的党化意识形态——三民主义,因而需要对其进行特殊的政治认同和文
化认同。然而,政治功能的充分实现,反而使得广播逐步由“文明利器”异化为“党国喉舌”,丧失了
基本的大众性和现代性。
本文在国内首次以自然实验方法探索台湾地区大选电视辩论对两岸大学生政治态度的影响,并
引入“政治支持”这一概念来整合不同层次的变量。实验在辩论直播前后进行问卷测试以探明两岸大
学生政治支持的变化走势。研究发现,电视辩论对两岸大学生关于台湾的各项政治支持(包括特定
支持与散布性支持)存在即时显著的影响,即不仅在对台湾地区候选人、政党及投票倾向等特定支
持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理论上相对稳固的民主政治观念也发生了变动。这说明两岸年轻群体的
散布性支持并非十分稳固,电视辩论的短期刺激也可能对其政治观念的形塑产生一定影响。
本研究聚焦于未成年人的准社会交往,通过对576名未成年的调查发现,未成年人的准社会交往
比较理性;他们的准社会交往没有性别的差异,但是年龄越大的未成年人准社会交往程度越低;看电
视时间越长,准社会交往越强烈;现实中人际交往困扰程度越高的未成年人,越可能利用电视来排遣
内心的孤独寂寞,而且准社会交往程度也越高。
编辑出版学研究难以深入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研究范畴的错误设定。通过与出版编辑活动的对
比,表明广播影视编辑活动不属于编辑出版学的研究范畴。编辑学研究理应回归到编辑出版学研究
的大范畴里,目前没有从编辑出版学中独立出来的必要和资本。新媒体编辑活动中的非广播影视、多
媒体编辑部分应属于编辑出版学的研究范畴。出版行业出现之前以及非出版行业的社会活动都不应
被纳入到编辑出版学的研究范畴。
报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如何创新赢利路径始终是报业同行最为关注的话题,它的成功与否也
直接关系到报纸数字化转型的效果。2013年2月,皮尤研究的“杰出新闻项目”发布了题为《四个成功
个案》研究报告,报告总长近两万字,就四份发行量在10万份以下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型报纸赢利
路径创新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本文拟通过解读该报告,引介并评价美国中小型报纸在赢利路径上的
创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