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建党百年专栏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建党百年专栏
    陈力丹 孙曌闻
    2021, 43(6): 6-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列宁主编的旧《火星报》在中国的传播,长期以来颇为模糊。本文依据大量珍贵的史 料原件和访谈,从若干条线索清晰地展现了列宁《火星报》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的传 播轨迹。中国共产党始终推动着列宁《火星报》思想和实践的传播。中国共产党从政治角 度要求党报遵循列宁《火星报》办报思想开始于1929年;1942年列宁关于《火星报》的办报 思想成为毛泽东党报思想的理论来源之一。中国新闻学界将列宁《火星报》的党报思想纳 入新闻学的教学与研究,始于党创办的第一所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58年出 版的《列宁论报刊》。受到历史资料的限制,目前几乎所有关于列宁《火星报》论著,均 依据《列宁全集》中文版发表的列宁在《火星报》的文章及注释。作者认为,编译整套列 宁主编的《火星报》是深化这项研究的突破口。列宁不仅在报纸上发表了57篇文章,还审 阅、编辑了所有报纸文章,包括数量巨大的工运新闻。一旦展现《火星报》的原始面貌, 列宁的新闻观就不再仅是若干政治要求,还有很多体现遵循新闻规律的丰富内涵。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建党百年专栏
    方提 尹韵公
    2021, 43(6): 27-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解读了焦裕禄报道的成因,认为河南信阳事件和三年困难时期 从一个侧面刺激了穆青一直在寻找一位对党忠诚、爱民如子、道德高尚的好县委书记,而 焦裕禄正好满足了穆青所要求的全部条件。穆青的地位和职业,也使他深知焦裕禄的形象 完全符合时代的期盼。从一定角度讲,焦裕禄报道实际上隐喻而高明地表达了我党对不宜 公开报道事件的一个负责任的历史交代与回答。
  • 传播学研究
  • 传播学研究
    郭小安 赵海明
    2021, 43(6): 38-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特勒的媒介思想为我们反思主流传播学重内容、轻媒介的现状、重新理解媒介提供 了丰富的想象力,也为数字化生存时代的技术隐忧提供了足够的警示。他对计算机芯片架 构中蕴含的权力结构的细微考察,延续了福柯的权力观,为政治哲学中的权力议题研究, 理解数字媒介时代的社会权力,提供了新的思路。基特勒秉承媒介物质主义观与媒介考古 学的理论分析方法路径,考察了媒介技术、媒介物质性、关系和情境之间的动态交织过 程,提出媒介的“自反性递归”,重视媒介的储存功能和媒介造成的感官“断裂”效果, 为丰富媒介哲学理论提供了知识经验。基特勒认为“媒介决定着我们的处境”,而人仅是 媒介递归演替中如影随形的客体或参照物,并内化为媒介技术结构中的他者,媒介的自主 演替伴随着人的主体性走向消逝,这映照着基特勒“去人类中心主义”的媒介观。媒介不 只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中介化工具,而是人与媒介共在的关系。人或许应该放下人类 中心主义的优越感,以谦虚、平等的态度处于“人-(媒介)物”的关系中,人存在的价值 和意义才能够被凸显出来,人类才能正确对待赖以生存的世界,在人的主体性递归中达到 人与媒介、自然和谐共在的理想状态。
  • 传播学研究
    袁光锋
    2021, 43(6): 55-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情感转向”改变了人们对于情感的理解,受益于此,公共领域、公共舆论等领域的 研究也越来越多地关注情感,但不少研究面临着“二元论”的困境,情感甚至被认为是个 体的、内在的、不可分析的体验。本文聚焦于情感的表达层面,基于布尔迪厄的实践理 论,提出一种研究情感表达的理论路径。情感表达依据特定的社会规则,并据此进行情 感表达的管理。人们表达情感的话语也是遵从特定的社会意义脉络。情感表达也具有表演 性。通过情感表演,个体不仅交流情感,还建构了某种权力关系。情感表达可以被视为布尔 迪厄意义上的实践活动,它有着自己的场域、资本和惯习。这一路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超越 情感研究的二元论,为我们讨论公共舆论、公共空间中的情感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视角。
  • 传播学研究
    杨恬 张放
    2021, 43(6): 73-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跨文化语境下旅居者的传播行为呈现出动态性的、权宜性的复杂特征,而已有研究对 旅居者传播行为的讨论偏于泛化或类型化。本研究对528名在美中国旅居者社交媒体使用 进行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旅居者的关系动机对自我呈现策略的驱动呈现出如下特征:第 一,在中国社交媒体平台上,维持国内关系动机主要驱动积极主动型呈现策略;而在美国 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展与美国人的关系驱动的是保护防御型呈现策略。第二,发展华人关系 动机在中国社交媒体平台上仅驱动保护防御型呈现策略;在美国社交媒体平台上则主要驱动 积极主动型呈现策略。以上现象可称之为“跨文化逆反效应”。“跨文化逆反效应”的发现 揭示了跨文化语境下社会交往与人际关系中关系动机与自我呈现策略之间的联动机制,这一 效应得以拓展身份协商理论的解释路径,并清晰界定与细分出了典型化的身份协商策略。
  • 传播学研究
    邱鸿峰 周倩颖
    2021, 43(6): 98-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当前由癌症患者自愿加入的、半封闭的虚拟社区已经成为患者的重要社会关系网 络。社区内部互动有何特征、对患者而言意义何在,这两个问题值得探索。本研究选取某 乳腺癌病友交流APP,对18名用户进行深度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编码并建构 理论模型。研究发现,一方面,乳腺癌患者通过讲述自身经历与阅读他人故事提供并获得 多重同伴支持、重建身份认同、在医患关系上实现自我赋权;另一方面,部分社区成员回 避对乳腺癌复发议题的讨论,说明患者可能因高感知威胁与低感知效能而导致对复发议题 的“恐惧控制”。在报喜不报忧的社区规范压力下,复发议题陷入“沉默的螺旋”,可能 阻断复发患者所需的同伴支持。
  • 传播学研究
    柳旭东 钱能
    2021, 43(6): 114-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使用内容分析和主题分析方法,探索在线动漫女性形象建构中的职业、主导 性、服饰以及暴力行为等刻板模式。研究确认刻板印象叙事在动漫中依然存在但也呈现矛 盾和异化的特点:女性在动漫中总体表现出支配型参与特点;她们依然趋向于穿着裙装, 但在类现实动漫中穿着裤子这种符号化服饰的可能性增加。女性在动漫中通常被建构成暴 力无涉的柔弱从属角色,但在超现实动漫中女性相对于男性有时处于掌握更多权力的地 位,并且更多可能从事通常被认为显示男性气质的军人等职业,同时表现出强攻击性。这 种多元建构表征动漫在印证社会现实以及预测社会意识上的分裂倾向,本研究将这种分裂 的刻板印象归因于文本的矛盾再现:一方面对于世俗文化退让以实证受众对于女性意义的 记忆和期待,另一方面动漫通过“反在场”的建构试图将受众从封闭叙事中驱离,使用多 元文本挑战性别二元互动中的权力失衡。
  • 新闻学研究
  • 新闻学研究
    方振武 韦路
    2021, 43(6): 130-1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1956年出版的《传媒的四种理论》开创媒介体制研究以来,学界围绕媒介体制研究 已经实现了从规范研究传统向比较研究传统的转向,目前则正由定性的比较向定量的比较 过渡,最近也有学者(Mihelj & Huxtable,2018)希望实现媒介体制研究的文化转向。尽管 如此,当下比较媒介体制研究仍存在分析框架有待改善、概念的量化操作的效度仍待提 升,独立的媒介体制数据库也亟需建设三个问题。然而,如何实现研究方法上的多元化、 认识论上的情境主义(contextualism)转向和中国学术话语的参与,将是未来的比较媒介体 制研究所需面临的更大挑战。
  • 新闻传播史研究
  • 新闻传播史研究
    徐基中
    2021, 43(6): 147-1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35至1936年,杭州“全国报纸展览会”、上海“世界报纸展览会”与汉口“全国新闻 纸杂志暨儿童读物展览会”相继举行。作为政治传播的一种形式,报纸展览会在官方持续 介入之下,党化色彩日渐浓厚,成为了施展政治规训与民族主义教化的空间和载体。一方 面形塑着民众的革命记忆与政治认同,确认和巩固了国民党执政的合法性;另一方面深化 了民众的国难意识,提升了民族自信力,并动员他们投身民族国家的拯救与复兴。这对于 20世纪30年代遭遇合法性危机和民族危机的国民政府及中国国家而言不无裨益,在此维度 上可以说“报展有益于国事”。
  • 书评
  • 书评
    席志武 李辉
    2021, 43(6): 165-1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互联网平台对人类生活全方位渗透并逐渐成为社会运行的公共基础设施,关于互联 网平台的公共价值与规范机制的讨论成为当前全球学界与政策界的热点议题。《平台社 会:连接世界中的公共价值》作为西方学界第一本对平台社会的公共性问题进行讨论的 著作,不仅具体分析了平台社会的运行机制,而且对西方社会(主要为欧盟)的公共价 值所面临的挑战及其规范机制做了深入探讨。该著作对平台社会治理的基础机制、模式 和利益相关方的分析,对于我们认识和反思当前的互联网平台治理有重要启迪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