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本期话题:传播学视角下社会的移动与流动
  • 本期话题:传播学视角下社会的移动与流动
    戴维·莫利 王鑫 译
    2021, 43(3): 6-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综合分析了在解释新冠大流行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各种因素,并在跨学科 的视角之下,探讨虚拟地理和现实地理如何交织在一起的问题,特别关注了交通基础设 施一贯的重要性。其中,关键的问题是,在虚拟和现实的模式中,存在着多种力量支配 和获得流动性的政治活动。由此,新冠危机被认为既放大了许多先前存在的不平等形 式,又有力粉碎了全球化主导话语下先入为主的假设。
  • 本期话题:传播学视角下社会的移动与流动
    袁艳
    2021, 43(3): 19-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再中介化(remediation)的视角对手帐这一数字时代的所谓“慢媒介”现象 进行重新思考。基于对五个知名手帐品牌的产品分析、有关手帐的线上线下出版物的文 本分析、以及对10位手帐爱好者的深度访谈,研究发现,手帐在中国青年群体中的兴起 并非对某种传统文化的回归或对数字文化的反抗,其实质是在中国高度流动和加速的社 会技术语境下、由生产者和使用者共同参与的新旧媒介再中介化的结果。手帐在数字时 代已经发展为一种新旧交织的媒介组合而不是某个单一媒介,与数字媒介之间存在着相 互依赖和深度融合,看似纸质和手工的技术实则在设计和实操理念中渗透着数字化编码 和模块化管理等新媒体语言。至于人们从手帐中所感知到的“慢”和“断”,也并非来 自纸和笔的固有属性,而是传统书写技术的某些物质性或“痕迹”在数字技术条件下被 特定的技术和文化实践“超中介化”的结果,其背后是技术之间、人与技术以及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不断的生成和转化。本文希望以这一个案开启对数字时代诸多“慢媒介”和 “断联”现象的追问,进一步思考媒介化过程中移动与非移动、快与慢、联结与非联结 之间吊诡而复杂的关系,发现其中更为深刻的社会和技术变化以及权力关系。
  • 本期话题:传播学视角下社会的移动与流动
    谢卓潇
    2021, 43(3): 40-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身体转向”为传播研究带来了新的理论契机,但当前身体视角的回归尚未深挖数 字语境下传播者的身体移动带来的技术反思。本文从身体作为“移动媒介”的理论化 角度出发,探讨香港跨境代购者的具身传播和身体问题,涵盖(在场与虚拟的)身体移 动、网络界面化的移动身体和作为话语的身体移动与移动身体三个层面。文章揭示了移 动身体数字化的双向过程(即,肉身空间移动的数据化,具身移动数据的空间往返)如 何贯穿并形塑了跨境代购网络。在这个移动传播过程中,身体的物理属性(即位移)、 符号属性(即再现)和话语属性(即权力生产的对象)挑战了现有关于“线上-线下” 连接方式的认识。身体带来线下-线下之间的张力,塑造了“跨境”过程的丰富内涵。
  • 本期话题:传播学视角下社会的移动与流动
    戴宇辰 孔舒越
    2021, 43(3): 58-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手机等现代传播科技的普遍使用与移动性的塑造密不可分,尤其是在地铁这样一个 双重封闭的空间中。数字网络中的“移动”事实上改变了乘客本身的物理移动体验,如 何理解这种相互建构的“移动”就构成了本研究的主要问题。借助列斐伏尔的“节奏分 析”,本研究发现,乘客的时-空体验关联于手机所带来的移动潜能,由此经验到三个 维度的不同移动节奏,包括旨在定制化个人移动体验的“同步节奏”,主动暂停移动的 “异步节奏”,以及物理移动与虚拟移动交互而形成的“等律节奏”。本研究以“媒介 化移动”来指称这样一种复合移动形态,从而确立手机等信息传播技术之物质性维度在 形塑移动生成中的基础性地位。最后,本研究还对节奏分析与移动性研究的未来方向提 出展望。
  • 传播学研究
  • 传播学研究
    周葆华 钟媛
    2021, 43(3): 79-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与社交媒体改变死亡与悼念的形态,扩展了传统哀悼与纪念的空间。本文以李 文亮医生的微博评论区为例,通过计算传播研究方法,抓取并挖掘2020-2021整一年间 的134万多条数据,分析并阐释社交媒体时代对公众人物的网络集体悼念;并提出“延 展性情感空间”概念,用以理解基于网络哀悼的临时性社区如何转化为常态性的情感表 达空间。研究认为,社交媒体重塑公众哀悼与情感表达的形态,重构哀悼者与逝者、以 及哀悼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形塑出独特的情感公众,也构成集体记忆的独特书写实践。
  • 传播学研究
    张迪 童桐 施真
    2021, 43(3): 107-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基因编辑婴儿”为案例,通过网络爬虫技术爬取果壳网、央视新闻等7个 微博账号,以其中的165条事件相关微博原文和6440条微博评论为样本进行框架分析,并 以恩克曼六种基本情绪指标对评论进行分类。研究发现,“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相关微 博文本中存在“个人问责”“外部问责”等十个框架。在描述分析基础上,研究利用对 应分析(correspondence analysis)检验微博原文框架、评论框架、评论情绪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原文框架与评论框架存在较强一致性,原文和评论中的“个人问责”“外部 问责”和“科普”框架能够一一对应;“个人问责”“外部问责”和“受害者权益”三 个框架微博下的评论呈现更明显的负面情绪,“宿命论”和“科普”框架则与快乐情绪相 关。此外,综合媒体账号与科普账号存在差异:科普账号的微博原文框架与评论框架的 相关性显著高于综合媒体账号,两类账号的原文框架与评论情绪的相关性基本一致。
  • 传播学研究
    诺伯特·博尔兹 吴余劲 李雨丝译 唐隽雯 谢铠璠 校译
    2021, 43(3): 123-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系1990年于德国慕尼黑出版、由德国媒介学者诺伯特·博尔兹撰写的媒介理论 代表作《新媒介理论》(Theorie der neuen Medien)中的一个章节,该章节于1999年秋 季被翻译成英文版并收入杂志New German Critique“德国媒介研究专辑”(总第78期) 中。本文以本雅明媒介美学为基础,阐述了一种媒介技术感知理论的具体运行及其多重 面向。本文首先简要回溯了前现代媒介技术发展简史,认为代表前现代媒介技术世界的 “古登堡星系”与新媒介世界之间存在交互的“界面”,告别古登堡星系有其必要性; 然后重点阐述了“感知”在这两重世界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最后将本雅明与批判学派理 论进行比较,同时指出现代社会中手写到即时通讯的“成长”重要性与现实性。本文首 次向中文学界读者译介博尔兹的理论作品,同时提供了一种基于本雅明理论基础的、不 同于媒介环境学派和基特勒式的审视媒介与技术的人类学唯物主义视角。
  • 传播学研究
    吴余劲
    2021, 43(3): 145-1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课程体系中,与媒介理论相关的内容大多源自于英美一脉, 而对于除了基特勒以外的德国当代媒介学派学者着力不多。在本雅明逝世八十周年纪念 之际,本文梳理了诺伯特·博尔兹这位德国当代媒介学派学者的“感知”媒介理论, 认为他是德国当代媒介学派中异于“基特勒主流”的“本雅明支流”。博尔兹的学术发 展路径与德国当代媒介学派的“成长”存在关联,他基于本雅明理论所发展出来的“感 知”,从微观层面上是一种基于个体感官与媒介技术综合作用的感知理论,从中观层面 上是一种基于某一集体的感知理论,从宏观层面上是一种基于美学理论的感知理论,这 和中文学术界熟知的基特勒的理论大不相同。
  • 新闻学研究
  • 新闻学研究
    张铮 陈雪薇 邓妍方
    2021, 43(3): 160-1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交媒体介入工作领域后衍生出“随时在线、全天候工作”的职业文化,加剧工作 与生活界限的模糊与冲突,最终导致员工的疲倦。基于媒体从业者固有的时间性结构, 本研究从社交媒体介入工作场所的“赋能-奴役悖论”切入,建构媒体从业者非工作时 间社交媒体使用引致工作倦怠模型,旨在探究媒体人在非工作时间使用社交媒体的前因 后果。基于478位媒体从业者的调查数据显示,工作需求、印象管理两种动机会显著正向 预测媒体人的非工作时间社交媒体使用;非工作时间社交媒体使用会直接影响媒体从业 者的情绪衰竭;非工作时间社交媒体使用频率会通过影响媒体从业人员的感知侵入和感 知监视,间接导致不同维度的工作倦怠情况。本研究为理解媒体从业者“浸入”在社交 媒体中的劳动状况,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