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 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贾文山 王琼
    2023, 45(5): 6-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仅以人类共同价值为诉求,而且拥有丰富多维的内涵,其中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跨文化共同体、生态共同体和想象共同体等层面的内涵。从这五个不同视角去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不仅有助于加深对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认识,而且有助于对这一重大思想的全球传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全球传播应该从族群跨文化传播、内部跨文化传播、交流式跨文化传播、比较文化跨文化传播、介入式跨文化传播、多元跨文化传播、生成式跨文化传播和全球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去探析这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话语在跨文化传播的经度和纬度上所蕴含的重要理论意义。本文认为,该思想在不同国度和文化环境中的“再现、传播和文化转化”形式和内容必然会与该地区的语言社会文化碰撞和融合,从而形成多元解读。尤其在融入其他民族文化过程中,该思想的多元解读会不可避免地呈现一种不断生成连续的偶然性特征,并在不同的时空语境下经历其思想疆域意义上的解构和重构过程,从而扩大其全球性关联,加快其普遍化的趋势。
  • 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许颖 金圣钧 蒋贤成
    2023, 45(5): 27-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跨文化传播的实践过程中,通过调适文化身份以促进其他文化群体成员适应、理解中国文化有何困境,又何以可能?研究通过引入身份传播理论创新文化身份研究的路径,对全球14所孔子学院的中方人员以及不同国家的“文化接触者”进行访谈和实践考察。研究发现,以“节日文化”为代表的“文化居间”是跨文化传播研究亟需关注的界域,文化接触者在接触中国节日文化后的身份安全性感知受到身份差距、对话有效性、双文化身份背景等因素影响。进一步看,文化身份理解的困境主要归因于观念边界造就的身份差距,节日文化则通过形构意义共同体和开放对话的方式将身份传播理论框架中的四重身份联结起来,以设置微观叙事、制造文化体验、推动双向融合的方式实现赋魅,推动文化接触者个体文化身份的“唤醒-整合-归属”。
  • 研究论文
  • 研究论文
    吴飞 杨龙梦珏
    2023, 45(5): 49-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世界之中,彼此之间有着多种面向的公共性,数字技术开启了一种新的公共性协商领域。本文将聚焦于数字技术以及社会文化背景所引发之公共领域的变革,以社会联结的视角来分析社会,从而理解数字公共领域。我们生存的社会是各类异质行动者所构成的动态网络,也是不同权力交锋、对话、协作的空间。我们身处于共识理想遭遇挑战的当下,但众声可见,差异性的多元沟通,或将培育较为容忍的承认政治。数字公共领域概念的提出可能唤起人们对“社会”“公共性”和“社会秩序”等理念的再思考。
  • 研究论文
    董天策 何璇
    2023, 45(5): 75-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豆瓣小组“不要买|消费主义逆行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民族志观察与深度访谈,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分析反消费主义网络社区的文化现象与传播景观,认为反消费主义文化体现出部分青年群体的反身性、主体性觉醒等现实境况。“抵抗”不是基于拒绝,而是寻求平衡和免遭异化,选择并重构那些服务于现代社会的审美感受、意识形态和逻辑元素。通过网络社区将分散的个体相互联系起来,开辟了技术支持下的意义与反抗空间,为文化批判场域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可能。
  • 研究论文
    谢卓潇
    2023, 45(5): 96-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以可见性作为切入点思考残障视角下的媒介技术界面实践和影响。笔者分析了视障者在城市中遭遇了网络化的身份追踪和管理、视窗化操作的具身界面交互和界面化空间移动的感官适应问题,以及视障人群不得不为适应相关技术预设而作出的努力。本文借此讨论网络化城市中技术复杂化的“不/可见性政治”(in/visibility politics)。研究认为,网络化和高度媒介化的城市生活中,视障者面对的不只是符号意义上的不可见(“身份”或“形象”),更重要的是媒介本体论意义上的可见性困境,即,媒介技术在具体时空下对感知的凸显与遮蔽。视觉中心主义主导下的媒介界面操作强加了健全主义“看见”方式的技术使用要求,并据此对使用人群加以区分和排序。在这个意义上,媒介化的感知和凝视是窄视的,界面上下某些方面身体活动和感官体验的“消失”和“截除”使得相关的人和行动亦“不可见”。
  • 研究论文
    肖玉琴
    2023, 45(5): 121-1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数据挖掘和推荐算法的日益精进,网络行为广告成为精准营销传播的利器,但业界和学界一直担心其隐私风险会导致严重的负向后果。文章基于问卷调查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网络行为广告的感知特性(信息性、个性化和侵扰性)对消费者犬儒反应的影响以及隐私担忧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网络行为广告的信息性和个性化对消费者犬儒反应没有显著的直接预测作用,侵扰性可以显著正向预测消费者犬儒反应,且个性化和侵扰性会通过隐私担忧的中介作用影响消费者犬儒反应。
  • 研究论文
    徐海龙
    2023, 45(5): 140-1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创意作为一种无形的生产要素,并不能均匀和无限地投入到文化企业的生产中,而是必须与特定的创意框架相匹配,并且历经灵感、纸面“草稿”、初加工“小样”和“创意母版”等几个状态,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习得创意成本、初始创意成本、创意母版成本三部 分成本,还会出现边际成本的递增、激增以及沉没成本。文化企业可以利用创意能够“无限”重组生产要素的优势,来优化创意成本、降低生产风险。
  • 研究论文
    樊勇
    2023, 45(5): 156-1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民法典》新闻舆论规范采用实质调整、普遍调整的规范模式,解决了前法典化制度对新闻舆论相关的利益因素衡量不足、解释成本高、适用范围有限、裁量空间过大等问题。维护公共利益是《民法典》优先保护新闻报道权、舆论监督权的实质理由。只要通过包含正当性判断、合目的性判断在内的公共利益审查,证明新闻舆论行为的目的是“为公共利益”,行为人即可依法不经同意合理使用他人的人格标识,原则上不承担影响他人名誉的民事责任。各种类型的行为人,包括不具备新闻采编资质的自媒体运营者、社交媒体用户,均可依据《民法典》主张优先保护自身的新闻报道权、舆论监督权。职业资质是体现行为人专业能力的利益衡量因素。为在利益冲突中保护新闻报道权、舆论监督权和降低工作风险,行为人应按照《民法典》的引导,提升自身的目的意识、比例意识、控制意识和证据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