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本期话题:媒介哲学研究
  • 本期话题:媒介哲学研究
    芮必峰 孙爽
    2020, 42(5): 7-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传播研究中,身体与技术的关系问题经历了从离身到具身的发展过程。过去的离 身传播在工具论层面将媒介技术视为身体的延伸,如今人类经验越来越依赖技术媒介与 世界发生关系,具身传播不仅是技术对身体经验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从人—技术媒介— 世界关系的相关性揭示了媒介技术的生存论转向。媒介的物质形式和信息内容构成了人 类社会活动的背景和前景:一方面,人们的生存经验建立在媒介环境所塑造的前理解之 中,另一方面人们又要依靠媒介来理解、筹划未来的生存活动,媒介技术逐渐成为人们 理解社会、诠释信息、做出决策的必要条件。人与媒介的交互生成使得媒介技术逐渐成 为具身于人类的义肢和“第三持存”,成为人类意识和生存经验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 本期话题:媒介哲学研究
    杜丹
    2020, 42(5): 18-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媒介物质性越来越引起传播学研究重视的情况下,媒介物的中介化问题还未得到 充分探讨。本文将“身体-媒介物”共生体作为研究起点,通过梳理拉图尔的技术哲学 和唐·伊德的后现象学中关于“人与技术物的中介化关系”的思想,揭示:具身于身体 的媒介物具有差异性的中介化意图,显现出“上手”且“透明”的共同意向;它们在与 身体的融合与交互中总是转变人的行动且调节人的体验;媒介物中介了人与物、物与物 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与沟通交往,打造出日常生活的物质性“联盟”。这一联盟 易形成“媒介化”社会中特定科技、文化、商业与意识形态的垄断,将人订造、促逼且 物化,从而产生新的人与技术的冲突与较量。
  • 本期话题:媒介哲学研究
    於春
    2020, 42(5): 35-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离身认知与具身认知在认知科学与人工智能中极为重要,但在新闻传播研究中少有 理论关注。本文试图描述离身认知与具身认知的思想渊源、迭代缘由、理论主张以及二 者的交互趋势。分析认为,作为认知科学与人工智能在新闻播报领域的典型应用之一, 人工智能新闻主播源于离身认知,日益走向具身认知,不断尝试两种认知的交互融合; 人工智能新闻主播持续创新的关键因素包括:具身性、情境认知、认知发展与动力系 统。据此提出,离身认知与具身认知需要不断向前,放下非此即彼,走向更高阶交互的 亦此亦彼,这是优化人工智能新闻主播的可能进路,也有益于媒介进化视域中人工智能 与人类智慧的未来共处。
  • 名家访谈
  • 名家访谈
    王继周
    2020, 42(5): 5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文化技艺”成为德国文化与媒介研究的一个新前沿,本文围绕相关问题专 访媒介哲学家杰弗里·温斯洛普-扬,他被认为是对德国媒介理论最富洞见者之一。杰 弗里教授认为,“文化技艺”是一种产生我们所知的文化差异网格的操作。在基特勒的 理论谱系中,之所以使用“文化技艺”这一术语,是因为“媒介”概念难以涵盖他想做 的一切。同时,“文化技艺”远远超出技术领域。他还指出,技术决定论涉及一种单 向度的、因果性的影响,这恰恰是“文化技艺”所否认的。此外,与麦克卢汉的“人类 中心主义”倾向相比,“文化技艺”是对人类、动物和机器物种共同进化的一种非目的 论、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分析,强调从来没有一个纯粹的人后来与技术融合,变成一个后 人类。故此,人类不是工具或媒介的中心或源起点,而是涉及人、动物和人造物体的操 作链的结果。
  • 传播学研究
  • 传播学研究
    师文 陈昌凤
    2020, 42(5): 61-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运用数据挖掘与分析方法,以Twitter上中国议题的分布与互动为分析对象,解 析社交机器人的舆论操纵行为,探究其行为模式及其与人类的交互关系。在抓取358,656 条推文、测量用户的机器人评分后发现,与中国相关的推文中有超过1/5疑似由机器人 用户发布。不同议题的自动化操纵程度存在差异。在用户互动网络中,机器人用户转 发、提及,但较少引用或回复。机器人可以成功地引发人类用户主动与之互动, 但人类 更倾向于与人类交互。研究认为,在传播内容上,社交机器人的存在可增加人类用户对 于特定信息的接触;在用户交互层面,社交机器人可以成功渗入社交网络,改变既有的 信息交互结构。
  • 传播学研究
    游淳惠 金兼斌
    2020, 42(5): 81-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交媒体一方面加快了科学传播的速度,另一方面也加强了争议性科学议题(如疫 苗、核电和转基因技术)在公众当中的讨论。在社交媒体等新信息传播技术赋予普通人 更多表达和参与机会的今天,科学与民意的碰撞愈演愈烈,面对民众的强烈质疑,科学 家常归咎于民众科学知识的缺乏。本研究通过一项全国性的抽样调查(N = 1235),探 讨不同新媒体平台的科学信息如何影响受众科学知识的建构,并通过经典O-S-O-R模 型的引入,检验和解释新媒体使用、科学知识与态度之间的多元关联。数据结果很好地 证明了O-S-O-R模型在争议科学技术议题当中的适用性。研究发现,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的转基因信息,既可以对受众的态度产生直接影响,也可以透过科学知识这一变量产 生间接的影响;关注微博信息,可以直接影响受众的购买行为,但无法透过科学知识产 生间接影响。最后,针对知识及其影响,研究发现并非所有的科学知识内容都能对态度 产生正向影响,特别是当受众越了解转基因发展现况的知识点,反而越倾向拒绝购买转 基因相关产品。
  • 传播学研究
    马得勇 陆屹洲
    2020, 42(5): 99-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于复杂政治经济舆论热点议题,中国国内媒体的报道方式会如何影响公众的政治 态度,本文以中国网民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实验和统计的方法对中美贸易争端中的不 同媒体框架及其政治后果进行了实证的比较分析。研究表明:首先,采集自现实舆论中 的三种媒体框架都削弱了受众对美国的好感度,并激发其对贸易战的强硬态度。同时, 这些媒体框架还提升了网民对中央政府的政治信任。其次,不同的媒体框架产生的框架 效应之间差异并不明显,这显示民众在复杂议题上的认知能力有限。此外,年轻、教育 程度低、威权人格高、意识形态偏左的网民更容易受到媒体框架的影响,而普通民众的 政治态度比社会精英更为强硬。据此,本文认为在诸如中美贸易争端这类外交热点问题 上,目前官方的舆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预期效果,但是这种管控策略也存在一定的负面 影响,不仅会造成官方媒体公信力的流失,被激发的大众民族主义情绪也可能造就负面 的中国外交关系和国际形象。
  • 传播学研究
    张晗
    2020, 42(5): 121-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视知觉理论认为,阅读是经由眼睛接收文字、图片等符号,通过语境、上下文等知 识进行理解的过程,并在大脑中产生短时记忆。使用质化和量化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深 度访谈发现影响用户阅读新闻APP的主要因素,再开展眼动实验,研究这些因素如何作 用于阅读行为和理解记忆。结果显示:人们对新闻导读的关注度和阅读时长与信息密度 成正比,对新闻正文的关注度和阅读时间与图版率成正比,在色彩饱和度高的页面上阅 读停留的时间更长;新闻排序使得注视率呈现递减效应。但眼见未必等于记忆,新闻的 “头条效应”仅存在于视觉层面,APP页面中新闻二条的记忆效果更佳,新闻记忆受到 关注程度和阅读时长等因素的复杂影响。
  • 新闻传播史研究
  • 新闻传播史研究
    齐辉 曾丹
    2020, 42(5): 138-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纸张是报业的“血液”与“食粮”,是衡量报业发展状态的重要指标。由于造纸工 业的落后,中国近代报业长期受到纸荒的困扰与侵袭,由此形成了对西方进口纸张的高 度依赖。纸荒是中国近代新闻业发展的痼疾,它不仅形塑了报纸的外在形态,更深刻地 影响中国报业的经营理念与媒介生态。中国近代纸荒困厄,逼迫着新闻业在纸荒困境中 寻求破解之道,在物质技术匮乏的状态中逆势前行。
  • 新闻传播史研究
    贾梦梦 周光明
    2020, 42(5): 153-1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完全党报”作为中共新闻宣传史上的重要观念,不仅是一个新闻宣传方面的关键 词,也是一种政治修辞和话语实践。本文采用话语分析对此进行了重新解读,研究发 现:从文本的向度看,“完全党报”既吸收了列宁主义的党报理论,也借用了本土的相 关思想资源;从话语实践的向度看,“完全党报”在《解放日报》的改版过程中,通过 一系列互文性的话语来实现话语的强化和再生产;从社会文化的向度看,《解放日报》 以“完全党报”为目标的改版,既是延安整风运动的一部分,又进一步推动了整风运动 的发展,最终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党内的话语主导权和文化领导权,从而为中国共产党 赢得全国更大范围的支持与抗战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