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本期话题
  • 本期话题
    操瑞青
    2017, 39(5): 6-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参借帕克等人的理论,本文尝试对“新闻真实”提出一点新的看法。研究认为,认识论意义上“新闻真实”并非“真实”本身,而是一种“假设真实”。作为一种知识,新闻的“知识合法性”确立一方面有赖于受众的信任与接受,另一方面则离不开媒体的合法化努力。就前者而言,尽管受众无法从认识论层面完全了解新闻是否真实从而只能进行假设,但假设的现实根基及其基本特征不断拷问着报道的社会合法性;就后者而言,力求“新闻真实”并赢得受众信任是媒体追寻合法化地位的内在要求,它不得不采用多重方式来追求真实报道。建基于此,“新闻真实”也被转化成了媒体的的职业伦理准则,这一来是为了建构媒体的社会认同,二来则是媒体在对抗外界权力主体时所采用的一个话语策略。
  • 本期话题
    许向东 郭萌萌
    2017, 39(5): 29-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进入新闻生产领域,带来了新闻发展的新模式。自动化新闻正是新闻生产智能化在现阶段的体现。本文梳理了自动化新闻在国内外的实践状况,对其生产方式和流程做出阐释,分析了其传播优势和局限,尽管自动化新闻生产有着明显的快速、准确和针对性等优势,但其在报道题材、可读性以及解读性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自动化新闻所引发的传媒变革不仅将对传统的新闻生产机制、新闻传播理念产生影响,而且对媒体人的职业发展方向、受众和社会舆论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 本期话题
    王创业
    2017, 39(5): 42-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在降低媒介使用门槛的同时也带来了媒体记忆的多元,更为从媒体中窥探集体记忆提供了方便。以往关于媒体记忆研究更多地使用定性方法,从对被纪念者的评价视角着手反观社会现实,而较少从纪念内容间存在的差异处探究被记忆者的社会资本。本文使用词频分析、对比分析法,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切入,关照了甘惜分与宁树藩先生媒体记忆差异,认为个人社会资本、桥连社会资本、黏连社会资本和象征社会资本为两人间的媒体记忆差异提供了一个解释的视角。研究认为,学者生前累积的个人社会资本的丰厚程度,其传人在学术界产生的影响力,他们的社会关系以及与此相关的规范程度,及其自身制造象征社会资本的能力都能够影响到媒体记忆。
  • 本期话题
    黄月琴 何强
    2017, 39(5): 63-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闻评奖是新闻行业荣誉生产和分配机制。荣誉涉及到身份、认同和尊重等集体意识问题,因而有一定的共同体边界,形成不同的荣誉域。本文分析了当今新闻界不同荣誉域分立存在的现状,以及围绕中国新闻奖所形成“奖与罚”的差异化荣誉实践话语。在此基础上,作者探讨了官方荣誉生产对市场与专业新闻社群造成区隔、限制与排斥效应,加深新闻业价值疏离、人才流失和自我耗竭的困境。新闻评奖改革的目标应该致力于扩大对新闻社群的尊重和团结,建立基于“承认”的荣誉共同体。
  • 名家聚焦
  • 名家聚焦
    王彦
    2017, 39(5): 85-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香港新闻传播学界成名,靠一群教授不懈的奋斗,也得力大师宣伟伯的奉献和浇灌。资深的华人传播学者和教育者朱立,爬梳始于1927年的香港新闻教育“史前史”,回溯终于2006年退休离港的个人亲历史,总结香港新闻传播学界诸多教育、研究、变革经验。他认为任何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总得与在地社会的政治经济与传媒业的现实状况同步,相互倚赖亦奋力追求自主;学与术必须并重,教与研相长,唯才是举,尊重学术自由,加强国际交流,以维持学术共同体良性发展的基本保障,而行政管理则是辅佐上述主体工作的必要之“恶”;而且将教育当作百年树人的大业,传承与发展,才能日新月异,永续不绝。
  • 网络传播研究
  • 网络传播研究
    黄河 王芳菲 邵立
    2017, 39(5): 109-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公众的媒体接触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并因此对政府形象的构建产生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市居民展开随机问卷调查,探索公众新媒体接触行为对政府形象构建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路径。研究发现,目前公众在获取政府相关信息时,更多依赖新媒体渠道;公众接触官方新媒体的频率对政府形象有正面效果。此外,在影响路径方面,除了直接影响,新媒体接触还可通过引起公众对官方媒体信任的变化,间接对政府形象的构建产生影响。
  • 公共关系研究
  • 公共关系研究
    黄懿慧 吕琛
    2017, 39(5): 129-1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开始于1985年的卓越研究在公共关系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学界广泛认为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公共关系研究的主导理论范式。本文以时序发展为轴线,采用多重证据资料收集法对卓越研究在全球范围内的学术影响力、批评质疑、在地验证,以及在多元理论冲击与互联网环境下的再验证进行理论评述和后设分析。概括而言,卓越研究开启了公共关系的理论化进程,同时引导了公共关系研究从功能性的思维方式转向共创型的思维方式。卓越研究的关键概念“对等”成为理论出现后众学者质疑与一系列在地验证的焦点。在公共关系理论日趋多元的同时,卓越理论一直坚持的双向对等沟通与互联网所固有的去中心化、互动性、对话、赋权等特性不谋而合。通过系统梳理与分析,本文认为互联网所创造的新的信息环境与公共关系实践正在为倡导对等沟通的卓越理论提供新一轮的检验场域,卓越理论可能因此正在进入一个新的生命周期。
  • 争鸣与探讨
  • 争鸣与探讨
    尹连根
    2017, 39(5): 155-1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学者们就逐渐开始了用传播学视角来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尝试。这方面的最新文献之一当数邵培仁、姚锦云对庄子等人传播思想的解读。他们认为,中国传播的传统更注重“受”,而西方更关注“传”;庄子即为代表,庄子指出了交流的困境在“成心”、交流的实现在“心斋”与“坐忘”、交流的理想在“真宰”。但是这种解释恐有误读庄子、硬贴标签之嫌。本文认为本土化的前提是避免标签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