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本期话题:数字资本主义与传播政治经济学
  • 本期话题:数字资本主义与传播政治经济学
    翟秀凤
    2016, 38(12): 6-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这是一篇关于批判传播学研究的历史回顾。在本文中,美国批判传播学者丹·席勒回顾了与赫伯特·席勒、乔治·格伯纳、达拉斯·斯迈思、文森特·莫斯可等学者的学术交往,并以这些经历揭示了批判传播学的兴起与全球经济格局的信息传播转向和国际新闻新秩序运动之间的历史联系。访谈以冷战与传播学科的关系为主线,涉及到以下议题:冷战与传播学科的建立、美国心理战与传播学研究的趋同化、批判传播学者的历史境遇、传播学者与知识运动的关系、当前新闻业的新变化、给年轻传播学者的建议等。
  • 本期话题:数字资本主义与传播政治经济学
    丹·席勒
    2016, 38(12): 16-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北京大学“大学堂”讲学计划和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的邀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荣休教授丹·席勒(Daniel Toby Schiller)于2016年10月22日-11月2日到访北京大学并发表了4场演讲。系列演讲中,席勒教授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数字资本资本主义的兴起开篇,对其历史起源、权力结构和当前的信息地缘政治格局进行了深刻分析。此后,他回溯当前信息领域的全球霸主美国信息传播业的历史,对促成美国数字资本主义发展的国内外因素进行了讨论,并着重诠释了兼具灵活性和强制性的政府干预在美国电信业数字化中的关键作用。最后,席勒教授利用文献档案分析了全球通信史中的权力争夺和复杂博弈。席勒教授强调,数字资本主义虽然实现了资本主义矛盾的现代化,但却无法超越资本主义内在的危机倾向。
  • 传播学研究
  • 传播学研究
    刘小燕
    2016, 38(12): 36-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政府与公众间距离形成前是一种距离状态,静态的距离状态串起来形成动态的过程,即政府与公众距离形成的过程。政府与公众间的距离状态或距离的形成,除了“无接触”状态(彼此间无任何关联,谈不上有无距离)外,可分为表面接触、轻度交集、中度交集和深度交集形成的四种距离。通常情况下,政府与公众间距离大都处于较浅或轻度、中度水平,其“适当距离”更多体现为,双方较融洽或契合的利益距离和心理距离。适当距离是政府与公众顺畅沟通的前提。政府与公众间“距离”的本质是“心理距离”,而心理距离的锚定是政府与公众顺畅沟通的关键。政府要实现与公众——即政府信息接收者、反馈者和行动者——保持最大可能的顺畅沟通,必须实事求是地根据所处信息环境在了解双方距离的前提下,善于借助第三方作为协调机制,有意识地增加或缩短双方距离,从而保证彼此之间尽可能地平等对话、互相理解并达成共识。构建合作型政府信任关系是政府与公众共同致力于实现的目标,此目标本质上需要政府以自身有效的实际行动赢得公众的政治信任并进而形成政治信任的“锚定”。
  • 传播学研究
    周敏 王阳 何谦
    2016, 38(12): 54-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风险不单纯指对客观世界的描述,更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媒介描绘的风险图景成为大众最直接的感知来源,是显著的风险放大站。在风险传播的视觉化表征中,儿童影像成为定义与描绘风险的重要符号。本文从媒体“放大”的视角来关注儿童影像在风险传播中的特殊效应。儿童影像在风险放大的过程中发挥着特殊的传播效力:担任风险的文化之眼,激发大众情感共鸣,强化批评场域,并沉淀为风险记忆。此外,儿童影像通过具象化风险,争夺话语权,展现政治立场与道德关怀的方式,表现出其在风险放大中的影响力。但是大众媒体在运用儿童影像放大风险的过程中,仍存有绑架儿童做风险代理人、娱乐化情感消费以及违背新闻伦理等一系列问题。聚焦国内风险图景,儿童影像的风险放大效果并未被清晰认知,审视儿童影像的特殊传播效果,把握适当的风险放大尺度成为媒体不可忽视的问题。
  • 新闻学研究
  • 新闻学研究
    王毓莉
    2016, 38(12): 76-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深度访谈四家台湾主流报纸《中国时报》《自由时报》《联合报》与《苹果日报》的8位新闻从业者,与2位从事新闻研究的学者观察、分析即时新闻发展与影响。研究发现:各报均成立“即时新闻中心”,冲刺即时新闻流量;在即时新闻优先下,新闻记者的工作型态与劳动内容,形成“新闻劳动的密度与强度大增,24小时待命”, “废文充斥,新闻内容农场化”,“追求点阅率,朝向赛马式新闻发展”;其次,新闻记者在配合报社政策,竞逐于追求即时新闻之际,即时新闻的量变造成质变的新闻专业杀手,导致:“独家新闻与即时新闻定义被翻转”,“深度新闻报道被无意义的短讯取代”,“新闻记者兼营销,自主性尽失”。
  • 新闻学研究
    陈敏 刘雨祺
    2016, 38(12): 95-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阐释社群”这一理论出发,对2015年底多家媒体推出的年度新闻评论评选及其颁奖辞、评论策划,以及部分知名评论员在个人微信公众号撰写的年终总结等文本展开分析,探讨评论员群体在“热点时刻”的阐释实践:他们是如何理解评论空间与言论表达之间的矛盾,又是如何建构移动新媒体平台上的评论标准,以及在强化身份认同、建构评论员共同体时,使用了怎样的话语策略,又存在怎样的价值分野。
  • 网络传播研究
  • 网络传播研究
    宫贺
    2016, 38(12): 110-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以埃博拉病毒为主题的公共健康话语网络进行了研究。发现两个网络呈现了稠密与稀疏的相对差异。相比于#CDCCHAT,#EBOLA表现了较为离散的结构,较为稀疏的关系,较弱的双向对话性,以及较低的集群化程度。此外,本研究在对“意见领袖”经典文献的梳理基础上,尝试从关系结构角度界定本文的 “关键影响者”及其测量纬度。进而在两个网络中确认了18个“关键影响者”并分析了她们的结构,身份特征,及其在双向对话中的作用。最后讨论了本研究的发现之于我国本土健康传播的实践意义。
  • 广告传播研究
  • 广告传播研究
    孙蕾 蔡昆濠
    2016, 38(12): 134-1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漂绿广告是虚假的绿色广告。漂绿广告利用环保诉求,误导消费者,掩饰原本不符合, 甚至违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企业行为或产品形象。消费者缺乏环保知识,以及信息不对称是漂绿广告盛行的重要原因。本研究关注,告知消费者漂绿广告的虚假信息,是否对广告效果有影响,是否可以增强其对漂绿广告及企业的辨识和抵制。本次实验研究测试了漂绿背景信息接触,对七种常见虚假环境诉求类型的广告效果的影响,为反漂绿治理提供实证依据。
  • 传播法治研究
  • 传播法治研究
    朱鸿军
    2016, 38(12): 152-1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当性是现代版权制度的基石和现代版权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版权诞生以降,其法定及适用的正当性即屡被诘疑。微信作为一种网络表达普及之后,它的版权问题也随之受到关注,特别是其版权的正当性尤受质疑,此类质疑所涉范围之广、所触理论之深,均对现有版权理念形成了较大的冲击。论证表明,与以往历次版权危机化解的路径相似,有关微信空间版权正当性的质疑都可以通过对既有理论和制度的调适予以回应和化解。反思微信空间版权正当性,不是为了推翻,而是为了使人类社会这一数百年来渐趋成熟的法制文明成果——版权制度,更加优化,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