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本期话题
  • 本期话题
    喻国明 马慧
    2016, 38(10): 6-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20余年,是信息技术从传播工具、渠道、媒介、平台进化为基础性社会要素的过程,它从本质上改变了人与人连接的场景与方式,推动社会关系网络从差序格局、团体格局向开放、互动的复杂分布式网络转型,引发了社会资源分配规则及权力分布格局的变迁。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权力来源,它对于个体与自组织群体的激活,更多地为社会中的“相对无权者”进行赋权,使权力和垄断资源从国家行为体向非国家行为体转移。本文试图在社会学、政治学、复杂系统及自组织等学科、理论的交叉视域内,探讨关系赋权的动力机制与影响机制。
  • 本期话题
    吕鹏 徐凡甲
    2016, 38(10): 28-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弹幕,在中国大陆通常指的是发在视频内容上、横穿视频内容的所有评论,不计其评论数量亦不涉其评论的内容。本文运用批判的视角,通过对弹幕视频的弹幕作为具体的案例分析与阐释,认为弹幕池犹如波德里亚所谓的“杂货店”,弹幕首先是以杂货店的广告的形式存在,它强化了视频受众对于视频持续不断的使用和消费;而弹幕作为弹幕池中的商品则以变异的全景监狱、谜语和诗歌等形式被购买与消费;在此过程中弹幕的使用者不过是获得了虚拟的快乐,却并未在媒介与受众之间的权力关系中获得较之以往的变化。弹幕通过不断地制造交流、沟通以及获得权力的形式,让其使用者获得虚拟的媒介体验与享受,而这种体验与享受的“自由”却又是以付出比传统的媒介消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代价而得来的。
  • 本期话题
    王树良 谌椿
    2016, 38(10): 42-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试以符号消费及自我认同相关理论为理论框架,基于网络文化背景,结合《奇葩说》节目文本,深入探讨:网络自制节目是如何进行符号系统的建构并引起受众的符号消费的?又是如何在互动的过程中引起受众的自我认同,从而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的?通过分析发现,节目符号和自我认同成为了网络自制节目与符号消费走向结合的连接点。因此,笔者希望能紧扣《奇葩说》中“符号消费”与“自我认同”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文本研究来剖析网络自制节目文本中的创新之处,并从中挖掘出一定的规律,用以指导媒介融合中网络视频自制内容的实践。
  • 名家聚焦
  • 名家聚焦
    张志华
    2016, 38(10): 54-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6年6月21日至7月2日,由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传播学院、英国西敏寺大学传播与媒介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缙云县河阳乡村研究院主导承办的“传播、文化与全球南方”第八届四校联合国际暑期班在浙江省缙云县举行。这次暑期班以全新的理论视野和丰富的农村实地调研为来自国内外20多所高校的青年学子开拓了学术空间。笔者是暑期班实地调研的带队老师之一,在暑期班最后一天,就此次暑期班实践所昭示的传播研究新思路,采访了主要策划人赵月枝教授。赵月枝教授认为,传播研究需要克服麦克卢汉“地球村”概念的局限,从全球层面深入、纵贯到乡村层面和不平等全球社会的底层,并在此基础上想像新地球村的未来。
  • 传播学研究
  • 传播学研究
    石小川 闫岩
    2016, 38(10): 68-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通过5组实验探索汉语语境下双重编码理论的适用性。研究表明,双重编码理论的具体性优势在汉语的字和词的层面都是适用的,但记忆衰减现象仅在汉字层面得到了完全确认。汉语词的音近性和/或形近性、词汇具体程度和回忆时间三要素具有显著的交互影响:音近性和/或形近性对汉语具体词的记忆产生正面影响,而对汉语抽象词的记忆产生负面影响。这一影响最终体现为抽象音近形近词中具体性优势的消泯和记忆衰减度的消失。
  • 传播学研究
    陆佳怡
    2016, 38(10): 84-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首先从学理层面论证媒介化协商是媒体外交在解决国际争端中的具体应用;接着在实践层面,以美国和俄罗斯媒体就叙利亚化武事件展开的媒介化协商为例,从媒体框架互动、信源和隐喻三个方面讨论了两国媒体如何围绕核心议题展开互动与对话,推动该事件最后以采纳俄方抛出的议案为框架签署协议而告终。本文指出,框架互动分析呈现了美俄媒体展开媒介化协商的概貌,而两国媒体围绕核心隐喻进行的对话、讨论甚至辩论,构成了媒介化协商的支点,并贯穿于媒介化协商的整个过程,引用多元化信源不仅增强了俄方观点的公信力,还在观点的交叉论证中进一步论证俄方言论。
  • 新闻学研究
  • 新闻学研究
    许向东
    2016, 38(10): 100-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闻传媒业的发展变化意味着新闻从业者的知识和技能必须做相应调整,作为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新闻院校也必须与时俱进,优化新闻传播专业技能教学。本研究通过分析中美数据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特点,探索适合我国新闻教育和传媒业实践特点的数据新闻人才培养模式,从正确认识数据新闻的人才需求、开发网络共享平台、教育资源整合等维度进行反思,提出应对策略。
  • 广告传播研究
  • 广告传播研究
    倪宁 徐智 杨莉明
    2016, 38(10): 111-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与传统媒体的广告形式不同,社交媒体中许多广告形式正在追求用户更多的参与和互动,但对用户参与和互动情况的衡量往往只体现在点击率等简单的指标上。本文的研究表明,用户在微信朋友圈信息流的广告参与互动中兼具了主动性和被动性,甚至交叉出现在同一个样本中。用户会对社交媒体的广告平台进行创造性的使用,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奢侈品广告,也会对广告文本进行“吐槽”形成自己的狂欢;同时,他们也会表现出惰性、沉默和无视,甚至出现意识和行为不一致的情况。
  • 传媒经济研究
  • 传媒经济研究
    张辉锋 王田
    2016, 38(10): 128-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影视剧项目投资价值的判断,长期以来依靠的是主观经验或现金流折现法,这加剧了影视剧投资的风险。影视剧项目“阶段化”开发的生产经营特征,为将实物期权定价法引入到影视剧项目的定价中提供了可能。在此基础上,本文创造性地将影视剧项目投资过程转化为一个前后关联的“复合期权”;基于影视剧项目资金投入形式、市场化程度和资金回报的发生时间,本文采用了更符合我国影视剧市场发展现状的二叉树解法对期权求解,构建出专属于影视剧项目的实物期权价值评估模型,为影视剧项目价值的准确评估提供了合理的方法。同时,作为一种新引入的定价方法,本模型的应用和修正还有赖于影视剧项目期权市场的建立。
  • 传播法治研究
  • 传播法治研究
    罗斌
    2016, 38(10): 143-1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出于对传播法功能的替代考虑及从媒体传播行为侵权诉讼现状及特点出发,有必要对此类侵权进行专门、系统性的法律规制,而其前提之一是对此类侵权行为的科学的概念界定。在界定媒体传播行为侵权的概念中,“新闻侵权”、“媒体(介)侵权”都有语法语义问题及落后于媒介发展、诉讼实践的局限性。“传播侵权”从此类行为的特征入手,比从行为主体入手更能揭示其本质特征,且包容性强、更符合媒介发展趋势及诉讼实践。如果《侵权责任法》规定传播侵权的框架性内容,则其可吸收第三十六条中有关网络传播侵权的内容。
  • 书评
  • 书评
    吴佳玲
    2016, 38(10): 159-1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