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本期话题
  • 本期话题
    甘莅豪
    2015, 37(9): 6-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几年中国频繁和周边国家爆发“命名冲突”。然而学界对于“命名”在中国国家 战略中的地位,一直认识不足。部分政府官员、媒体和学者往往容易把命名看成现实的 标签,而忽视了命名建构现实作用。其实自19世纪以来,以中国“天下观”主导的国际 文化秩序遭受到西方主导的殖民扩张主义和民族主义冲击后,“命名”往往成为周边国 家“去中国化”,宣示主权的手段之一。而在命名“去中国化”过程中,中国和周边国 家关于主权的想象也一直处在一种对中国不利的动态变迁之中。当今条件下,如何有效 地管控命名行为及其背后的国际争端,实现命名“再中国化”,建构国际社会于我有利 的主权想象,也许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 本期话题
    汤景泰
    2015, 37(9): 23-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主要借鉴叙事学理论,以近年来我国热点舆情事件的文本分析为基础,探讨民 粹主义舆论的建构与作用机制。本文认为,基于互联网的传播偏向,受民粹主义思潮支 配的舆论形成过程形成了英雄叙事、悲情叙事和复仇叙事三种模式,并借此重构了新闻 事实。这三种叙事模式在中国曲艺中有着深厚的传统,民粹主义舆论借用这些传统框架 改造新闻事实,具有原型叙事的意义。通过原型叙事,民粹主义舆论把历史引入现实, 唤醒了国人的集体记忆,催生了社会悲情,引起了广泛共鸣。但这种模式化的叙事策略 也在历史与现实的隐喻中,用二元对立思维框限了转型中国的复杂关系,助长社会仇 恨,阻碍社会共识的形成。
  • 本期话题
    李岩 江素珍
    2015, 37(9): 36-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话语表征”和“叙事建构”的视角出发,对新浪微博上有关新闻自由的讨 论与文本进行个案研究,旨在通过此个案揭示和反思微博话语如何建构关于新闻自由的 意义。文章首先考察了作为论述和讨论主体的微博用户的身份特征,并以此身份特征为 基点,分析关于新闻自由话语的叙事模式和话语实践。研究发现,在微博话语空间内, 人们主要是从以下三个维度出发谈论新闻自由:一是从政府、媒介和公众三者的矛盾关 系出发阐释新闻自由;二是关于新闻自由话语的悲观主义与怀旧主义色彩;三是叙事模 式的美国中心主义倾向。在这三个维度的基础上,新闻自由在表征体系中的主要建构方 式有如下几种:一是建构差异;二是建构相似性;三是设立参照物;四是重设语境;五 是填充实例。
  • 本期话题
    吴鹏 朱密
    2015, 37(9): 52-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借助语用论辩学的研究框架,从论辩角度分析和评价了外交部前发言人刘为民 对中美稀土贸易摩擦问题的应答,以此探讨外交部发言人应答话语的语用论辩研究路 径。该路径由论辩话语重构、策略操控分析和批判性评价三个有机相连的研究环节组 成。研究结果显示,为在合理性范围内使论辩结果对自己更为有利,刘为民在其应答的 冲突、开始、论辩和结束四个批判性讨论阶段均实施了策略操控。这些策略操控突出体 现于刘为民在界定意见分歧、选取共同出发点、设计论证组成以及明确结论时对潜在话 题、受众需求和表达方式三个方面的运筹帷幄。对照语用论辩学中的批判性讨论规则, 结合中美稀土贸易摩擦的相关案件背景可以发现,刘为民对征兆型和因果型论证图式的 把握尚有一定不足。个案分析表明,对外交部发言人应答话语的分析和评价必须有机融 合论辩合理性和修辞有效性两个理论视角。
  • 网络传播研究
  • 网络传播研究
    李晓蔚
    2015, 37(9): 70-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媒介技术的产物,网络围观的兴起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对技术赋权的想象力。借 助福柯的全景敞视主义视角,本文认为网络围观本质上是利用了“圆形监狱”的权力机 制,通过携带权力的目光而造成被围观者的自我规训。不仅“理性围观”无法将被围观 者从精神的监禁中搭救出,“全民围观”还进一步的维护和巩固了现有的秩序。
  • 网络传播研究
    莎伦·梅拉兹 齐齐·帕帕卡利斯 撰 陈瑜 编译
    2015, 37(9): 80-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前人对新闻框架研究,本文对2011年埃及革命进行分析,描述并解释了推特传 播的演进模式。本研究从1个月约1百万条的推特信息中随机抽取出样本,进行了网络、 内容、和话语分析。本研究旨在了解推特平台上信息播发及收听习惯。研究发现,如果 活跃用户及框架得以通过众包而凸显,那么网络框架以及网络把关过程便得以激活。定 量研究发现强调了普通用户的重要角色,他们通过网络把关行为,不但让自己出名,同 时让他人一跃拥有精英地位。由于大众以及精英不断修改、强调传播框架,本研究对重 要用户以及框架的话语分析强调了网络框架效应内在的流动性、重复性。推特平台提供 的情感和氛围,进一步支持了会话行为,这些行为有助于网络框架形成以及把关的联合 过程。研究发现指明几个变化:混合型、流动型新闻的新趋势,这种类型的新闻取决于 主体多元化、协同生产以及共同把关。
  • 网络传播研究
    贺敬杰
    2015, 37(9): 109-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林松龄”社会热点事件,本研究对中国网民在“猫扑”论坛中的回帖文本进 行了分析。为了通过应用情感分析方法进一步明确中国网民针对争议性热点事件的线上 行为特征,本研究将研究对象分成两个维度,分别是网民个人化表达行为及网民回复性 讨论行为,并主要通过提取相应回帖文本的长度、标点、观点与话题的关系等信息以及 测量回帖文本的情感极性,来分别得出个人化表达行为与回复性讨论行为的特征。研究 发现,网民个人化的表达多趋向于以较简短的话语表达极其负面、激进、极端的情绪, 且通常指向政府或相关权力机构;而就网民之间的讨论过程而言,绝多数参与者之间都 表现为对抗式关系;被卷入争论的网民则表现得更具攻击性, 从而争论发展到最后多偏 离原有话题而演变成相互之间的人身攻击。
  • 新闻传播史研究
  • 新闻传播史研究
    王润泽 肖江波
    2015, 37(9): 133-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876年,江南一带发生了非常具有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特色的“妖术”事件。作为新 式媒体的《申报》利用中国社会熟悉的怪志小说的写法,融合有选择性的“真实”标 准,加上“体制外言路”的谏言模式,完成了此次规模浩大的社会事件的报道与评论。 这种模式一方面迎合了当时中国的“鬼神”文化心理,另一方面也为平息谣言提供了较 为正确的态度和言论,成为近代新式媒体融入中国社会的一种路径。值得一提的是, 《申报》已经被当时的读者接受,成为社会意见交流的平台。
  • 新闻传播史研究
    赵尚
    2015, 37(9): 145-1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古代的“保”由最初的“负子于背”而引伸出保护、养育、教化等涵义,儒家伦理 讲究有自上而下的“保”,相应地就有自下而上的报答之“报”。因此在宋代以前,信 息传递意义上的“报”多用于自下而上的传递行为,这最终促成了我国最早的报纸—— 唐代进奏院状报的产生。宋代以后,官方的邸报之“报”,不再是与“保”相对的报答 之“报”,而是具有教化意义的“保”性质的“报”。无论“保”还是“报”,都是中 国古代农业社会伦理本位的反映,也是马克思所说的“家长制权威”性质的精神联系的 一种体现。
  • 新闻传播史研究
    宋嘉伟
    2015, 37(9): 157-1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信息传播技术在传播之外还有着传承的属性,新的传播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历史书写 由精英史向公众史的转向。本文在梳理视觉媒介技术的本性如何丰富历史书写维度的基 础上,结合德布雷关于媒介传承的观点和公众史学的基本理论两条线索,探讨世纪之交 兴起的中国大陆历史类独立纪录影像的公共特征,指出其具有拍摄主客体均为无名者、 口述史纪录及关注共和国前三十年史等特点,这些共性事实上体现出一种建立另类视觉 档案的冲动,无论对于拍摄者、拍摄对象还是观者而言,都是一种在历史意识日趋模糊 的年代重新建立历史感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