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本期话题
  • 本期话题
    陈龙
    2015, 37(10): 6-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转帖和书写互动是社交媒体比较引人注目的现象,转帖是网民传递信息、表达意见 和寻求共识的途径,也是“我群”团体召唤的方式。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转帖、 互动书写行为的盛行,网民议事从广场模式转向议事厅模式,虚拟的想象共同体随之瓦 解,被现实感极强的议事共同体取代。本文认为,实时互动的“议事共同体”体现了理 想的交往行动特性,是公共空间的一种重构。
  • 本期话题
    李慧娟 李彦
    2015, 37(10): 18-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移动互联网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地位的巩固,城市居民的生活网络化程度进一 步加深,线下空间与线上空间的分化更加明显。根据吉登斯的时空分区概念,在不同的 时空区域中,人们会形成相应的例行化社会活动与社会行为。本文旨在从量化研究的角 度,通过一系列评测指标,对移动互联网的时空分区效应及相关假设进行分析和论证, 探索人们在两个空间中的日常生活结构变化与社会行为规律。研究发现:在线下空间, 人们在家务活动和传统媒体接触时间持续减少,而休闲活动以及社交活动时间持续增 加,呈现出克莱·舍基提到的“认知盈余”现象;而在线上空间,基于不同的活动项目 和时间带的区域化例行行为模式也已形成,可以概括为快波、慢波和中波节律三种。全 天候情景下,夜间闲暇时段为移动互联网接触的最高峰和黄金时间带。我们的社会时空 结构更多元、更多变、更具流动性,社会时空关系也在进行着新一轮的分离与重组。
  • 本期话题
    郑彪
    2015, 37(10): 37-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会转型促成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变革,新生代农民工出现并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 同时,网络社会也在中国崛起。在这样的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的网络文化生产与社会 再生产也成为值得思考的议题,将文化研究与劳工研究相结合的保罗·威利斯的《学做 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则为这些问题的探讨提供充足的理论资源。面对地域 转换与时代差异,本文结合“杀马特”文化,从研究对象的转变;媒介、研究空间、研 究方法的转型等方面探讨对《学做工》理论进行继承与突破的可能。
  • 传播学研究
  • 传播学研究
    郭建斌
    2015, 37(10): 49-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相关文献,本文对媒体人类学的概念、学术研究历史进行了简要梳理,在此基 础上,又对媒体人类学所涉及的一些相关理论视角进行了简要归纳。通过这样的梳理, 力图为媒体人类学的研究呈现出一个较为完整、清晰的知识图景。
  • 传播学研究
    赵云泽 滕沐颖 赵菡婷 孟蝶 刘璇
    2015, 37(10): 65-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对80名在华外国人关于中国品牌的认知及对外传播 做了深度访谈。访谈中发现,品牌跨文化传播是品牌与受众之间建立关系、传递意义的 过程,在华外国人作为中国品牌跨文化传播的“桥梁人群”是化解隔阂的关键环节,他 们接受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品牌信息,转码后再面向国外受众传播,把“信息流”转换成 “影响流”,对国外受众的中国品牌认知起至关重要的重塑作用,是中国品牌跨文化传 播中的“意见领袖”。在华外国人有着跨文化的身份,通过直接和间接的体验,了解东 道国的文化,同时他们也没有抛弃既有的立场和观点,对于需要高度文化认同的东道国 的品牌广告并不认可;他们以“真实、即时、交互的品牌体验”替代了“间接的、外在 的、符号化的品牌体验”。
  • 传播学研究
    王斌 刘伟
    2015, 37(10): 79-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我国的民众利益表达与基层社会管理之间由于缺乏多元协商机制而陷入刚 性博弈。随着社区生活的发展成熟,社区居民自我赋权的意识和能力逐渐增强。媒介既 是凝聚社区民意、增强自我认同的重要途径,也在维护权益、争取资源的同时实现了在 地发声和传播民主化,满足了社区赋权“主体性”、“在地化”和“实效性”的要求。 特别是新媒体的发展成熟,实现了线上线下的连结,成为社区赋权的有力途径。媒介与 社区赋权的路径主要集中在文化认同和集体抗争两个纬度,分别具有不同的作用模式。 植根于中国语境的媒介社区赋权在研究与实践中均强调赋权中“他助”,但从赋权的本 质出发还需培育社区居民的主体性,探寻公民、媒介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可持续互动关系。
  • 新闻学研究
  • 新闻学研究
    丁方舟 韦路
    2015, 37(10): 92-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考察中国社会化媒体大规模发展的2010年至2013年间,中国新闻从业 者的认知转变与职业转型,尤其是时间变迁和社会化媒体使用程度何以对此产生影 响。研究发现,随着时间推移,中国新闻人对“专业主义”角色和“倡导公正”角色 的认同程度逐年提高,其中“专业主义”角色是中国新闻人认同度最高的规范性角 色,但微博使用程度越高的新闻人却更加认同“倡导公正”角色而非“专业主义”角 色,可见社会化媒体使用的确使新闻人更容易受到网络民意的影响。平面媒体和网络 媒体新闻人比其他媒体类型的新闻人更认同“专业主义”角色,而网络媒体新闻人为 赢得更多的职业尊严,又比平面媒体新闻人更认同“专业主义”角色。微博使用程度 越高的新闻人,越有可能从新媒体角度表述其职业困境,其中又以平面媒体新闻人遭 遇最多挑战。四年间,16.8%的新闻人选择了职业转型,其中大多数转向行业内部的新 媒体机构或岗位,而非转行。微博使用程度越高的新闻人越有可能选择职业转型,平 面媒体和电视媒体新闻人的转型步伐也比其他媒体类型的新闻人更快。
  • 新闻学研究
    许向东
    2015, 37(10): 107-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新闻媒体对数据信息的依赖与日俱增,传感器开始进入新闻生产领域。传感器 新闻(Sensor Journalism)指的是通过传感器获得数据信息,经分析整合,将其以一定的 方式融入新闻报道,进而完成“讲故事”的新闻生产模式。近两年,美国的一些主流媒 体通过调查性报道对这种新闻生产新模式予以了诠释,个别媒体还因此获得了普利策新 闻奖。随着新闻从业者对传感器认知的深化、实践的探索,传感器新闻在崭露头角的同 时,也出现了一些法律、伦理等问题,这引起了新闻业界和学界的关注。
  • 网络传播研究
  • 网络传播研究
    匡文波
    2015, 37(10): 117-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对微信的使用和普及进行研究,对来自北京、武汉和 广州的20名不同职业、职位、学历、专业、性别、年龄的受访者进行了非结构性深度 访谈法。为了进一步验证研究假设,本文还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有效回收样本为973 人。两种方法获得的研究数据证明,感知的有用性、感知的易用性和社会压力是用户选 择微信的主要原因,而信息过载、及对安全性的担忧,是制约微信使用的因素。
  • 新闻传播史研究
  • 新闻传播史研究
    王明亮 秦汉
    2015, 37(10): 127-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着眼于阐释以董显光、曾虚白、马星野等为代表的原新闻从业者,在国难日 深、民族危亡的大时代里,自觉投身体制,成为管理者之后,左右于“自由/民主”和 “国家/道统”的内心矛盾和纠结。研究发现,这些浸染过“自由主义”底色的国民党新 闻管理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角色的冲突和矛盾。早年的教育背景和记者从业经历, 使他们在内心深处认同和向往自由主义的新闻事业;但他们自小又大多接受了良好的儒 家传统教育,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忠君爱国”、“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秉性,面对着 内忧外患的国家现状,他们不约而同地做出了“救亡压倒一切,甚至是牺牲自由”的选 择,毅然加入国民党宣传机关,做起了新闻官。但这也使得他们在面对党员/报人、党纪 /职业伦理等诸多互为矛盾的角色和抉择时,进退失据。而真诚地拥抱权力和体制则使他 们丧失了知识分子“议政参政”的土壤条件,最终沦落为国民党党政科层体制中的“事 务性技术官僚”。
  • 英文专稿
  • 英文专稿
    TANG Miao
    2015, 37(10): 149-1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英国真人秀节目模式在中国现状的考察,反思模式全球传播中的文化因 素。经历了十年的辉煌后,英国节目模式自2013年起在中国经历了急剧的滑坡,与之对 应的是韩国模式的崛起。本文采用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视角对三个引进模式进行案例分 析。研究发现,全球化培养了中国观众混杂的文化审美需求;而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也 应然期许民族文化的复苏,韩国模式由于文化上的亲近性迎合了这种期许;再次,中国 电视制作人仍需要向韩国同行学习如何将西方的模式生产技艺与东方的传统文化相结 合,来制造与观众的传统文化整体相近却又有差距的电视节目模式。隐藏在观众喜好变 化的背后是全球文化权力的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