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本期话题:亚文化研究
  • 本期话题:亚文化研究
    晏青 付森会
    2021, 43(10): 6-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中国粉丝与明星之间形成的拟亲属关系,为考察大众文化生产与传播提供 了新的案例和视域。论文在质性研究和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粉丝-明星关系 感知的“双因素假说”,并对这一假说进行验证。通过扎根理论方法发现影响粉丝-明 星关系感知的四个维度:明星吸引感、心理满足感、关系卷入度和社会影响度,前两者 属于情感因素,后两者属于情境因素。论文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证实,情感与情境 诸因素都对粉丝-明星关系感知具有显著影响,进而提出粉丝-明星关系感知的“情感— 情境”双因素模型。研究揭示了拟亲属关系感知的影响因素和机制,为理解粉丝文化的 意义逻辑和价值生产提供了新的理论视点。
  • 本期话题:亚文化研究
    陆新蕾 琚慧琴
    2021, 43(10): 29-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兴起的“粉圈出征”现象是一种介于重大的特殊事件和平庸的日常表征之间 的民族主义实践形式。本文以“4·11中泰网友骂战”为切入点,提出“日常操演的民族 主义”的概念以阐释这一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新现象,并将其置于媒介新技术所塑造的全 球同一言论场中,从全球文本的审查、对民族主义的策略性利用和多重价值抉择等三个 方面具体考察了粉丝民族主义的日常操演。当今的民族主义运作已经从民族国家各自封 闭的空间里扩展到广袤而同一的全球互联网平台上。将网络文本的“政治正确”审查固 化为惯习的年轻人不只在特定重大事件中得到召唤,任何对中国贬低或不利的言论都会 引起身体的习惯性警觉并可能进一步触发“出征”。他们既有投身“骂战”的情绪化发 泄,也有策略选择上的敏感和理性,还面临着多重身份认同发生冲突时基于不同的价值 取舍做出的持续协商与抉择。
  • 本期话题:亚文化研究
    徐亚萍 穆白玥
    2021, 43(10): 50-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结合女性主义物质文化研究视角和后亚文化范式,在穿着经验范畴中,考察 本土Lolita参与者(Lo娘)与脱胎于网络的审美人造物(Lo裙)的关系,以此理解性别 化、媒介化的环境中少女的主体意识。研究着重考察了性别规范、数字网络技术与参与 者实践的相互关系,检视参与者自我叙事与流行Lolita形象的关系。研究发现,既赋能 又施压的数字网络,推动了少女与人造物的结盟,构成了Lo娘寻求自我认同、疏远群聚 认同的“三次元”私人领域。“三次元”揭示了一种更广泛的、扬弃数字网络的“后数 字”意识构型阶段,穿着Lo裙在此成为模仿肉身具身的确定亲密感、协商媒介化现实的 超具身实践。文章最后讨论后亚文化主体的超具身实践对于女性主义政治和文化研究的 启示。
  • 本期话题:亚文化研究
    张自中
    2021, 43(10): 69-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主要聚焦于游戏中的霸凌行为。与游戏暴力和悲伤化游戏相比,游戏霸凌往 往具有着权力的不平等以及策略性,网络霸凌研究并没有考虑游戏沉浸感与玩家化身, 因此,游戏霸凌的概念既必要又不可替代,对游戏玩家和游戏运营都具有重要意义。本 研究通过深访与问卷明确了游戏霸凌的特征,并选择游戏霸凌或受害行为最为显著的玩 家作为分析对象,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开发相应测量工具。结果表明,游戏霸凌量表提 取了三个因子,分别是言语霸凌,化身霸凌和社交霸凌;游戏受害量表提取了三个因 子,分别称为化身受害,社会受害和技术资本受害。最终,本研究得出《游戏霸凌者量 表》与《游戏受害者量表》,并从宏观视角对于其影响因素进行延伸展望。
  • 传播学研究
  • 传播学研究
    李敬
    2021, 43(10): 98-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web2.0技术更新了媒介交往的形式与内容,新媒介的公共性问题受到重视,已有文 献多诉诸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阿伦特的政治行动理论未受到认真对待。两者之间最大 的区别在于后者对“手段—目的”范畴的根本超越,它带来了对“复数性”行动本身 的强调;“复数性”意味着人的“自我彰显”,“人”从而与“世界”遭遇并赋予其意 义。面对今天的技术情境,阿伦特启发我们提出以下问题:新媒介在技术上允许“多元 和差异”存在,是否由此等同于“复数的”人的行动?本研究以阿伦特对“社会”和 “公共”的定界考察了网络空间中“公”与“私”的复杂缠绕,并尝试把对“社会”的 限定从内容层面转向“隐喻”层面,从而对三种不同类型的网络平台进行针对性的讨 论。研究发现,新媒介所建构的技术交往空间与“公共性”相距甚远:“多元”不代表 差异和复数,“自我表达”也不意味“人”的“自我彰显”。
  • 传播学研究
    金恒江 聂静虹
    2021, 43(10): 120-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线健康社区给公众健康信息获取与健康行为带来较大的便利。本文通过问卷调 研,一共采集到841个在线健康社区用户的数据,以检验社会临场感和在线健康社区用户 满意度的关系以及健康隐私关注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社会临场感(共在意识、 心理参与、亲密度和健康知识分享契合度)越强的用户,他们对在线健康社区用户满意 度(健康信息满意度、医患关系满意度和病患沟通满意度)就越高,且社会临场感可以 通过影响健康隐私关注进而负向影响在线健康社区用户的满意度。本研究立于社会心理 学视角,对于在线健康社区用户的媒介心理表征和使用心理状态的关系进行讨论,研究 结论不仅有利于在线健康社区的健康发展,对于未来中国健康传播的探索和研究的深入 讨论,以及线上医患关系的良性发展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传播学研究
    张苏秋 王夏歌
    2021, 43(10): 139-1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会资本是一种存在于人际交往关系中的经济资源,而媒介使用建构着人际传播的 语境和互动行为,成为人际社会关系的建立、发展及维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本 文以CGSS(2015)为样本,构建因果推断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媒介使用对受众社会 资本的影响。研究发现,传统大众媒介与新媒介的使用对受众社会资本积累具有显著影 响,且随着媒介形态的不同而存在显著的结构性差异。其中报纸、杂志、广播、电视、 互联网等单个媒介形态对受众社会资本积累的影响并不显著,仅仅是影响社会资本构成 的某一个方面,电视和互联网媒介的使用甚至对社会化信任和互惠产生负向影响。媒介 效果视角下,受众的媒介使用对其社会资本的影响,依赖于媒介所建构的阶层认同的中 介效应。
  • 新闻传播史研究
  • 新闻传播史研究
    高璐
    2021, 43(10): 159-1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不同于清末权臣袁世凯对新闻舆论从内容到理念的钳制,民元后,大总统袁世凯颇 有顺应民意、尊重舆论的气度,在几次涉及舆论的新闻事件中,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开 明和宽容。但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又制定出最严苛的《报纸条例》。袁世凯对舆论民意 大起大落的背后,表面上是对社会状况和军政局面的适时应对,是由袁世凯在不同历史 阶段的政治地位和政治诉求所决定;深层次则反应了其对舆论民意的错误理解和过度操 控,这种错误最终导致袁世凯陷落于被伪造的民意,走向历史的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