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本期话题:网络亚文化研究
  • 本期话题:网络亚文化研究
    刘国强 蒋效妹
    2020, 42(12): 6-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粉丝、偶像和社交媒体如今已共同构成一个强大的社会文化场域,粉丝借助强/弱社 交平台参与网络社群建构,在不同互动阶段呈现出不同群体表现,同时获得不同程度情感 体验。这一现象符合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仪式理论中的动力学发展逻辑,但运用这一结 构功能主义框架解释当下的粉丝社群,也相应存在解释性不足的问题。本文进一步引入柯 林斯的情感能量这一经验性概念,在仪式结构和情感能量双重视角下,从个体的微观感受 层面出发去观察其在结构性日常和反结构化的“共睦态”中的演变规律。本文以肖战、王 一博粉丝社群“哥哥弟弟都爱我”为个案,对其从无到有的全过程进行参与式观察和网络 民族志研究,试图构建起粉丝社群建构中情感能量聚集、形成和衰减现象的动力机制模 型,以此勾勒出强弱连接社交平台、情感能量和结构化/反结构化三者之间的逻辑关联。 文章认为,这一模型具有一般性意义,同样适用于其他由弱转强,自然形成的网络社群。
  • 本期话题:网络亚文化研究
    崔凯,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
    2020, 42(12): 26-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网络社区既是网络民族主义的动员场所,又是发生场所,与互联网时代粉丝社群的运 作逻辑不谋而合。本文通过分析新浪微博“饭圈女孩出征”网络爬虫数据,探讨该事件的 发展逻辑及扩散特征。研究发现,“饭圈女孩出征”是粉丝群体自发生成的、低组织化的 网络行动,但粉丝群体的动员能力与扩散作用却被高估,他们在整个事件中只起到了“讨 论酶”的作用,真正起到关键扩散作用的是传统媒体的网络账号。传统媒体官方账号的示 范效应降低了普通用户的参与门槛,其后在娱乐营销号及不同领域意见领袖的带动下,共 同促进该事件的深层扩散。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发现,网络主体为紧密型的共意型扩散网 络,其扩散链条较短;少数“异见”网络则呈现较长的扩散链条。
  • 本期话题:网络亚文化研究
    李欣 彭毅
    2020, 42(12): 50-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立足于戈夫曼拟剧论,借鉴伯明翰学派“风格”理论,综合运用文本分析、互联网田野以及批判式话语分析的方法对网络空间中具有高度表演意味的“丧文化”话语特征 进行探究。青年群体利用新技术通过网络文本的拼贴、戏仿与同构,在网络空间的虚拟剧 场中以带有悲观消极意味的文字、图片、表情包、音乐等为舞台道具进行表演,以一种批 判的方式进行话语建构,是温和的抵抗和协商。丧文化解构了主流文化对年轻人奋斗进 取、积极向上的价值期许,重构出“积极向丧”的群体价值认同。他们用“丧格言”和 “反鸡汤”戏仿并消解了主流的“心灵鸡汤”,以“丧”或“佛”的态度传达了内心感受 与集体情绪。以精心设计后的“颓废无力、悲伤沮丧”的网络前台表演实现自我修复,从 而最终达到在现实世界的满血复活。可以说,丧文化是一场成功的“偷猎”,成为一种独 具风格的网络青年亚文化。
  • 传播学研究
  • 传播学研究
    李德团
    2020, 42(12): 68-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钉钉B站求饶事件是互联网平台企业阿里的媒介实践,其间交织着联结的网络隐喻与 关系的资本动因。本文立足于媒介化的过程论,以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与布尔迪厄的 场域理论观照这一个案,揭示了这一事件的网络隐喻是以公关事件串联行动者,促成网 络生发;以转译相遇行动者,形成网络关系;通过转译全过程产生必经之点,掌握网络 权力。阿里一方面遵循B站的自律极争夺场域内的象征资本;一方面则在场域外以经济资 本渗透影响B站的他律极;在媒介逻辑与资本逻辑之间巧妙平衡两极,实现其资本动因。 ANT论突出了媒介这一行动者的重要性,场域论体现了媒介这一行动场域的影响力,嵌入 媒介化过程中的媒介实践实现了网络联结的行动过程,显现了场域内外的变化过程。
  • 传播学研究
    冯广超
    2020, 42(12): 88-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系统地梳理了全球传播学学科制度化发展的历程,实证分析了影响传播学院系 学术表现的决定性因素。研究发现,传播学学科有言语传播、新闻教育、农业传播、公 关关系、技术传播等多个源头,在其发展过程中,部分高校选择始终沿着单个源头独立 发展,部分则选择将多个源头进行合并或重组。同时,传播学学科越发达、历史越悠久 的高校存在着更多的传播学院系,学科的建制也越复杂、越少改变。此外,传播学院系 的科研型教师越多、研究越有持续性、学者跨学科能力越强、学术合作网络越广、角色 越关键,其院系的整体学术研究表现就越好。
  • 新闻伦理研究
  • 新闻伦理研究
    朱鸿军
    2020, 42(12): 113-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版权是媒体内容的精神权和财产权合法身份的符号,同时也是媒体的核心利益所 在,媒体融合中媒体理应对版权保护予以高度重视,对此,西方实践予以了印证。然 而,中国的经验表明,媒体融合中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根据自身利益变化调 整着对版权保护的理解和作为,从整体上看,两类媒体对版权保护呈现了从“漠视”到 “觉醒”再到“重视”的历史演进过程。这样的演进一方面展示出了媒体融合中我国媒 体版权保护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也可发现,媒体融合纵深发展正成为影响中国媒体保 护版权正向作为的一大结构性因素。
  • 新闻伦理研究
    陈绚 王思文 张瑜
    2020, 42(12): 133-1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社会文化习俗趋于保守,涉及传播色情信息权利时,更多的是在保护言论自由 的规范框架下。网络时代涉及儿童色情信息传播禁止问题,各国一般都采用刑法规范框 架。本文将在对各国,尤其是已经建立较成熟规制的英美国家制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 应对儿童色情信息传播进行预防性监控。儿童色情图片、视频和音频可分为十个级别, 此举有助于执法机构和法院对犯罪行为进行监控和认定,以期预防和降低儿童伤害的发 生。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是各国协作打击互联网儿童色情信息传播的法律基石,中 国要与时俱进地修订相关法律,在互联网空间为儿童提供更全面的保护。
  • 新闻教育研究
  • 新闻教育研究
    钟新 崔灿 蒋贤成
    2020, 42(12): 147-1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中国的国际新闻专业化教育始于1982年。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等五所高校在增 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开启了我国国际新闻传播硕士教育的新阶段。本 文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为研究对象,采用参与式观察、问卷 调查与半结构化访谈等方法,研究了十年来该项目九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其与生源结 构、培养环节的关系。研究发现:初次就业时,九届毕业生中近半数学生进入媒体工 作,近三分之一进入六家中央级主流媒体;毕业生的性别、本科学校类型与本科专业类 型影响着其就业选择与就业稳定;毕业生选择从事国际新闻传播工作的动因既有幼时的 梦想,更有课程和实习带来的对使命感的认知与对新闻工作产生的兴趣。本文围绕复合 型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素质构成与培养方式展开讨论,指出国际新闻传播人才需要实现 语言能力、新闻生产能力、知识结构与多种意识的多维度复合,并且需要经历从本科基 础阶段、硕士提高阶段到就业深化阶段的进阶式培养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