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本期话题 :2023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
  • 本期话题 :2023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
    《国际新闻界》新闻学年度综述课题组
    2024, 46(1): 6-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2023年近30种中文学术期刊(包括港台地区)遴选出在研究问题、观点视角和 论证方式等方面较为创新的新闻学论文,从新闻理论与自主知识体系、新闻文本的多维叙事、数字媒介语境下的新闻常规重构、新闻用户的偶遇与回避、场域实践与认知框架中的 新闻从业者、新闻创新与事实核查、加速主义逻辑下的新闻时间性、新闻生产中的人-技融合、新闻制度与政策研究、新闻史研究十大话题,勾勒出过去一年中国新闻学的知识版图。研究发现,2023年中国新闻学研究的主要特点呈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中国的新闻 学研究正在逐渐形成相对稳定且动态更新的议题群,尤其是新闻从业者研究与新闻接受研 究保持着开放的理论对话与知识累积态势。二是在数字技术之于新闻业已然祛魅的当下, 研究者们开始更加自觉地以比较视野来观照本土新闻理论构建的新可能,新闻常规、新闻 时间性、事实核查成为过去一年更具理论导向的经验研究议题。三是经典研究议题与路径不断被重访,数字叙事语境下,相对静态的新闻文本研究重新焕发活力,新闻史研究回到 报刊舆论与报界职业化等话题中持续深耕。
  • 本期话题 :2023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
    《国际新闻界》传播学年度综述课题组
    2024, 46(1): 27-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2023年23种中文学术期刊(包括港台地区)遴选出113篇研究,主要关切文章的问题意识、现实关怀、经验视野与思路方法。最终以疫情与健康传播、智能时代的人机互动、技术的社会意义、数字连接与交往、数字时代的隐私问题、平台的历史与发展、媒介物质性与基础设施、媒介理论、媒介文化、媒介与家庭的交互、媒介化政治共十一个话题勾勒了过去一年中国传播学的知识图景。
  • 本期话题 :2023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
    苏涛 彭兰
    2024, 46(1): 49-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跃迁,不仅意味着一种技术的涌现,也带来了新话题的涌现以及旧议题生发出新意涵,由此而形成一个新的问题域。2023年,学者们主要围绕ChatGPT的应用以及其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人机关系与交往变化、人类的生 存环境与生存状态变化等方面进行大量讨论,展开了深入的探索与思考。本文依据议题的新鲜度、理论视角的新颖性和研究的深入程度等标准,从2023年核心期刊的新媒体研究中 提炼出六大议题,即人机新关系和新交往、知识生产新机制、智能机器、媒介物(技术 物、虚拟物)、乡村新媒介、“短视频+直播”研究,并分门别类加以简要地述评,以期 通过这种有限的梳理与整合,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 构建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
  • 构建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
    王玉风 李兴博 邓绍根
    2024, 46(1): 69-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23年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不断深化创新,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典研究的温故知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研究的鉴故 出新,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的与时俱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使命和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获得了持续深入的动力,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成为学界重点关注的话题,习近平文化思想与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也将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 构建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
    王斌 田自豪
    2024, 46(1): 86-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闻学在前互联网时代积累起来的认知前提、经验基础、知识体系、理论逻辑等都正在经历重大挑战,集中体现为新闻学的范式危机。新闻学范式创新的基本思路是首先面向实践提问,然后从问题中抽象出理论化的、稳定的概念体系,以此完成知识的扩充,再通过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的更新来保障知识扩充的效率和效果,最后通过价值层面的检验来确保知识的反思性和实践性。作为一项系统性学术工程,新闻学创新需要解决几个关键问题:在范式意义上重新开掘和书写新闻理论史,对互联网时代新的新闻现象的“概念化” 和“问题化”,推进从微观问题分析到宏观体系构建的光谱式序列化探究,提升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的自觉性、规范性和创新性,在多重研究路径中寻求与建立共识。新闻学范式创新的目标不仅是提出一个或多个具有范式意义的理论体系,而是搭建起扎根于中国新闻实践和中国学术传统的理论旨趣上有共识、方法路径可通约、具体观点能互鉴的新闻学学术生态。
  • 研究论文
  • 研究论文
    毕晓梅
    2024, 46(1): 103-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埃吕尔宣传研究创造性地汲取古典社会学资源和现象学思潮,从技术社会学的路径突破以美国实证研究、效果研究为主导的传播研究局限。他深受马克思影响,但不同于法兰克福学派对意识形态的强调,也不同于传播政治经济学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重构方式,而是服膺马克思的整体论和辩证法;他汲取韦伯的理解社会学和宗教社会学养分,但反对其“价值无涉”原则,继承韦伯的科层制分析,又丰富了人们 对科层制及大众社会的理解纬度;他在集体主义分析视角等方面与涂尔干相似,但又拒斥后者的经验主义。埃吕尔还以“面向事情本身”的现象学精神,描述了技术现象,并分析了作为一种技艺的宣传。从方法论层面分析埃吕尔宣传研究理论起点及逻辑,有助于深入理解其宣传分析范式的学术脉络及创造性,探索其对信息传播领域的分析,拓展媒介社会学的想象力。
  • 研究论文
    林仲轩
    2024, 46(1): 122-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电竞场域近几年涌现出了“电竞爱国主义”的话语组合。在中国特定情境下,国家、行业、个人等不同行动者,通过特定的“三重接合”形式和实践过程,相互博弈、相互连接、相互转译,争夺性地接合形成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甚至临时的“电竞爱国主义”认同。第一重接合是在国家权力层面话语的接合、解接合和再接合,第二重接合是在行业资本层面数字话语和利益联盟的合法性接合,第三重接合是在个人梦想层面“冠军梦”和“中国梦”的双向接合。
  • 研究论文
    彭桂兵 丁奕雯
    2024, 46(1): 145-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民法典·人格权编》中与传播相关条款的重要功能之一在于平衡民事主体人格权保护与新闻报道、舆论监督权利之间的关系。为了实现这一功能,理解法律意义上“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的意涵十分必要。现有《民法典》释义本对这一问题语焉不详,留待许多讨论空间。结合民法体系解释与司法实践现状展开分析,在概念理解上,《民法典》中的“新闻报道”应当是关系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与价值取向的内容,并且仅能由获得行政 许可的主体发布或转载自这些主体,而“舆论监督”则是对原司法解释中“撰写、发表批评文章”的替换性表述。在司法适用中,则应当区分“新闻报道”与“舆论监督”行为,并注意并非所有“舆论监督”行为均出于公共利益目的。
  • 学术访谈
  • 学术访谈
    吴璟薇 景嘉伊
    2024, 46(1): 164-1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不同于英美文化研究主要关注当代文化、种族、阶级和性别等议题的特点,德国文化 学研究以语言学为根基,既关照历史也立足于当下,融合了文学、语言学、历史学、艺术学、政治学、社会学,乃至自然科学等多元学科背景,对相关文化现象进行多元异质化分 析,试图建立一个跨学科合作和对话机制,并以文化作为中介来建构一种新的“问题解决 型”学科范式。在当前国际新形势下,文化学研究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在学科反思、重构和重塑的同时,也关注难民、危机和气候等全球性问题,在国际化、多元化研究视野和跨 国研究方法中寻找学科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