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
    贾文山 王婧雯
    2017, 39(12): 6-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不平衡的国际秩序之下,中国需借助国际制度性话语权在国际事务中赢得更多主动权。“制度性话语权”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公报中被首次提出,本文为其提出了新的定义,强调领域的全覆盖、构建的内在价值根基与目的取向。研究发现,我国构建制度性话语权采用四条路径:参入国际组织与制度。这是早期“走出去”的必要战略,但中国的主观能动性受限;在参入后进行改革。这条路径相对中庸,更长效的机制仍需建立;与他国共同新建和运营国际组织。这有助于中国集聚多国力量应对全球性挑战,但博鳌亚洲论坛与“金砖五国”合作均未达到预期目标;独立创建国际组织和机制。这是中国增强中国话语权的捷径,“一带一路”战略和与之相匹配的亚投行,体现了中国自主创造和提供国际公共产品,完善全球治理的意志和能力。当下应以此为构建重点。

  • 传播学研究
  • 传播学研究
    罗昕
    2017, 39(12): 22-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82年4月,施拉姆、余也鲁访问中国大陆的“破冰之旅”,翻开了中国传播学的重要一页。在这段重要的讲学路线图中,广州作为施拉姆、余也鲁的登陆点,由于假想的学科限制,一直以来被大多数新闻学、传播学文献所遗忘。需要澄清的历史事实是,没有广州的讲学活动就没有北京、上海的讲学活动。施拉姆、余也鲁登陆广州,缘起于国内电化教育国外考察团的一次邂逅,体现了广州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胆识与包容。他们在广州7天的讲座内容,为中国传播学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施拉姆、余也鲁广州讲学,对带动讲学路线一路北上,促进传播学本土化发展,推动传播学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 传播学研究
    卞冬磊
    2017, 39(12): 34-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报纸和民族国家叙述中最显著的概念,“想象的共同体”已成该议题的研究范式。但“想象”一词,语义模糊,其特定所指——与不能谋面的同胞的联结,常遭误解;同时,“想象的共同体”还遮蔽了另一个重要的提问,即国家如何显现于日常生活?借助人文地理学“地方可见性”概念,本文尝试推进报纸与民族国家的理论叙述。文章认为,报纸和现代民族国家兴起的步调一致。作为历史进程中的新媒介,报纸发明了“新闻”,使国家从一个抽象空间,变成由现实事件构成、持续运动、拥有生命力的具体地方,从而在读者的日常生活中显现为“可见的共同体”。作为政治共同体,民族国家的可见性是实现现代政治生活的基本条件。
  • 新闻学研究
  • 新闻学研究
    毛湛文 李泓江
    2017, 39(12): 53-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融合文化”是美国传播学者亨利·詹金斯提出的媒介文化概念,这种文化存在着多重主体参与、文本生产开放、跨媒介叙事等特征。本文基于“新闻游戏”现象,着重分析了“融合文化”对新闻业的生产方式、叙事方式以及主体关系带来的变革和影响。文章认为,“融合文化”构成了“共绘”新闻图景时代的文化基础,新闻业应该在保持开放心态、适应融合带来的全新变化的同时,认识到“融合文化”背后来自资本、技术和权力的控制问题,警惕新闻业边界模糊的危机,维系新闻职业权威和专业底线。
  • 新闻学研究
    杨颖
    2017, 39(12): 74-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闻活动作为人们分享信息、观察世界、挖掘真相的一种理性社会活动,离不开论辩思维及论辩实践的参与,这在当前的网络社会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论辩理论研究的视域出发,结合语用论辩术的研究进路,将新闻活动纳入该研究框架进行观照。在此框架内,新闻活动被看作是新闻主体之间的一种批判性讨论,新闻活动中的传播主体和收受主体则分别被赋予了论辩“正方”和“反方”的不同角色和职能,并由此承担相应的论辩责任。文章认为,新闻真实的最终实现得益于新闻主体之间就新闻报道所展开的批判性讨论。
  • 新闻学研究
    申琦 赵鹿鸣
    2017, 39(12): 88-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通过词频分析法,考察1917年至2016年美国普利策新闻奖获作品的嘉奖辞。研究发现,作为普利策评审委员会对获奖作品的专业评述,一百年来嘉奖词中的词频呈现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同时,在不同总统和不同政党的执政期内,嘉奖词中的词频又显现出差异性。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百年来普利策新闻奖评审遵循并适当调整着自己的专业标准,由此影响普利策新闻奖这一美国新闻业最高荣誉体系的构建。
  • 广播电视传播研究
  • 广播电视传播研究
    王菲
    2017, 39(12): 106-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电视台在近年媒介融合浪潮中不断探索、努力实践。本文基于目前中国电视台媒介融合活动的现状,从媒介融合的逻辑和框架对融合实践中的内容生产进行审视,提出媒介融合中内容生产体系构建的方法及路径。
  • 网络传播研究
  • 网络传播研究
    匡文波 邱水梅
    2017, 39(12): 123-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微信表情已经成为网民,尤其是大学生流行使用的网络交流符号。本文以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问卷法和半结构化访谈研究发现学生群体使用微信表情主要基于软化聊天语气,形象、生动地表达当下的情绪、情感,活跃聊天氛围、使对话更有意思等三项心理动机。表情使用的便捷性体现在免费、自主收藏制作、表情多样化细分三个方面。表情使用的娱乐性则体现在能传达自身幽默感,斗图时共享趣味表情,及对亲密好友使用“大尺度”表情等三方面。性别、互动对象、同伴压力、亚文化偏好等因素对表情使用与满足影响明显。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梳理,最终形成微信表情符号使用与满足关系模型。

  • 网络传播研究
    郑素侠
    2017, 39(12): 138-1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些年来,中国网民在网络空间发起的民族主义行动,不仅对中国政府的外交政策产生了影响,更为西方国家制造“中国威胁论”提供注脚。民族主义作为一种“共同体意识”,与媒介的传播活动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利用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提供的“网民社会意识调查”数据,以媒介使用的视角,探讨了民族主义与网民的媒介使用行为之间的关联。研究发现,官方媒体的使用频次负向预测网民的民族主义,可见官方媒体并非政府宣传和鼓动民族主义情绪的工具;民族主义者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非官方媒体的频繁接触与高度信任,使得互联网成为民族主义得以勃兴和演化的新场域;民族主义者对政治类新闻的高度关注,表明他们是主动获取信息的“知情的民族主义者”,而非西方国家所认为的“愚氓”。互联网时代的民族主义及其展现的复杂性,不仅挑战了国内外学术界对民族主义者的既有成见,更为官方媒体疏导和化解民族主义提出了新挑战。

  • 网络传播研究
    张杰 付迪
    2017, 39(12): 154-1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低头玩手机今天成为面对面交流的新现象。本研究运用符号互动论的视角,将低头现象视为一种新的互动情境的建构而非“问题”。玩手机作为一种姿态,向互动的他人发出离场他人进场的信号,而这一信号在互动的他人那里,引起了相应的姿态反应。玩手机成为互动符号,自我可以随时暂时搁置面对面互动。而这一姿态能够成为共享性的符号和情境,在于手机成为自我与他人的边界和互动过程中传统面对面互动规则的挪用和转换。在场而非交流,成为移动网时代的人际交往新情境。但是,在这自我与他人的转换(疏离)过程中,中国人的熟人关系却通过玩手机这一互动姿态的新意义赋予,得到确认和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