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本期话题:2016新闻传播学研究
  • 本期话题:2016新闻传播学研究
    陈力丹 陈辉
    2017, 39(1): 6-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6年中国新闻学研究总体呈现不均衡状态。鉴于互联网传播技术的迅猛展势,学界对传统新闻传播面临危机的回应性研究、现实传播情势的研究较多,但基础理论研究单薄。鉴于这年习近平接连四次发表关于新闻舆论、网络工作的讲话,因而涉及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文章较多,但研究质量较高的不多。这年新闻学研究的学术进展主要体现在数据新闻研究、新闻传播从业者研究、互联网条件下的个人信息权保护研究、中国新闻史研究方面。文章认为,中国新闻学研究总体上没有走在互联网趋势发展的前面,而跟在后面做一些阐释性的工作不该是学界的主要任务。向社会不断提出忠告、警告,才是学界的责任。
  • 本期话题:2016新闻传播学研究
    熊壮 方惠 刘海龙
    2017, 39(1): 22-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2016年中文新闻传播期刊中传播学方向的论文为基础,旨在展示这年中国的传播学的重要议题与主要成果。这年我国传播学研究集中在以下十个领域或话题:传播理论、政治传播、互联网政治、媒介事件与社会抗争、性别传播、城市传播与媒介地理学、媒介话语、新媒体使用与效果、网络集体行动和跨文化传播。整体而言,这年的传播研究大多兼顾独创性与规范性、兼具理论意义和现实启发;一些常规话题得到新的阐释,得出新的认识,同时一些具有新意的研究话题得到开拓,新的研究方法得以引介。
  • 本期话题:2016新闻传播学研究
    苏涛 彭兰
    2017, 39(1): 41-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6年的新媒体研究,一方面与技术同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的热点同步呈现为研究的热门领域,引领新媒体研究的不断深入;另一方面,整体呈现出多元化与精细化的特点,或针对某一热点问题采取不同研究路径与研究取向,或基于某一具体问题和具体案例展开深入挖掘,力求以严谨的方法对新媒体现象做出精确而细致的描述。此外,“万物皆媒”的泛媒时代的来临、媒介的泛化,不仅为新媒体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更带来了对既有理论和研究范式的冲击。于是,在“技术”这个关键词之下,学人们在诸多层面展开反思,并期冀以此带来研究范式上的创新和突破,乃至推动整个新闻与传播学科的发展与进步。
  • 本期话题:2016新闻传播学研究
    赵睿 喻国明
    2017, 39(1): 63-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2016年我国传媒经济研究领域论文,从传媒经济本体研究、媒介融合模式变革、媒介产业、媒介消费与媒介规制五个方面梳理了2016年传媒经济研究领域的关注要点、演变动态与趋势突破。
  • 本期话题:2016新闻传播学研究
    陈卫星 黄华
    2017, 39(1): 77-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主要以2014-2016年为限,将中国的传播思想史研究分为以下六大模块进行归类和简要论述,这当中有范式转换的新话语、概念旅行的再考证、辉格史观的再阐释、批判叙事的再生产和历史书写的再校勘,试图从学科身份和学术语境的多元叙事还原传播思想史的知识地图和思考脉络。
  • 本期话题:2016新闻传播学研究
    谢清果
    2017, 39(1): 101-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华夏传播研究是传播学本土化的重要研究领域。近年来(2011-2016)在传播研究主体性思潮的推动下,在华夏传播断代史、华夏传播媒介、华夏传播概念、华夏传播理论建构、民族文化传播学、诸子传播思想等研究方向上都有相当大的进展,研究团队与专业期刊也初步显现,未来当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 本期话题:2016新闻传播学研究
    曹洵 崔璨
    2017, 39(1): 118-1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以128篇中英文献为分析单元,运用文献荟萃分析法,以比较视角考察2005- 2015年国内外关于“中国网络抗争性话语”研究的学术图景。在对文献的数量分布、类型与级别、研究焦点、研究话题、理论框架、研究方法进行整体性描述的基础上,本研究认为,本话题的研究版图跨越了从人文科学到社会科学的若干领域,其中,语言学与文艺学路径关注文本结构,大众文化路径关注权力关系,以政治学、社会学为主导的社会科学路径则关注政治效应。在学界“权力理论转向”的影响下,近年来,以福柯为代表的微观权力理论受到不同研究取向的认可,沟通了大众文化、社会运动、公共参与等路径的研究,由此形成“话语即行动”、“戏谑即抵抗”等研究共识。但学术探索与国内特有的对策研究之间在对抗争性话语的性质界定、影响评价、对待方式上存在根本分歧,不利于形成理论合力。最后,文章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 网络传播研究
  • 网络传播研究
    高贵武
    2017, 39(1): 142-1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主流媒体在适应新媒体发展的同时须重视自身声誉的管理和建设,须从内在价值观念、职业操守,外在形象、品牌传播等方面把媒体声誉管理视为日常运营的重要任务。一个组织要获得良性发展,须妥善处理与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并通过利益相关者来建构良好声誉,媒体声誉管理的框架亦当基于处理媒体与其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并通过利益相关者来塑造和维持良好的声誉。
  • 传播法治研究
  • 传播法治研究
    陈绚 张劲林
    2017, 39(1): 157-1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在回顾历史上美国反宣传法案实施案例,分析了目前网络自媒体虚假新闻渗透现象。美国总统2016年底签署了反宣传法案,在建立一个信息分析和反应中心的同时,还负责发布相关事件的真实正确信息,并向那些从事信息分析和收集、对抗外国谣言的公民、记者、社会群体、非政府组织及研究机构提供资金支持。作者认为,美国正在试图通过这个反宣传法案,完成信息传播平台传播权的一次转移,目标是让新闻真实与否由算法说了算,而普通人听算法的,算法听掌控算法的精英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