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
    郑保卫
    2019, 41(4): 6-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是一篇解读《马克思主义新闻稿十二讲》的文章,旨在帮助读者了解该书的 编写背景、思路及其理论框架与知识体系,把握该书的写作意图、学习要求及主要内 容,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理,以便更好地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
    刘鹏
    2019, 41(4): 2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王中、甘惜分是新中国第一代新闻学家、新闻教育家,本文对他们的出身、教育 背景、成长经历进行对比研究,讨论他们思想形成及发生分歧的原因。文章认为,除了他们自身的思想积淀,新政权下政治精英与文化精英同构的身份,是他们脱颖而出 的关键。文章同时考察了“甘王之争”这一学术公案,认为其肇因于五十年代甘惜分 对王中新闻思想的批判,但更主要体现了八十年代初两种新闻思想倾向的对立,展示 了思想解放历程的阶段性与曲折性。

  • 名家访谈
  • 名家访谈
    吴璟薇 许若文
    2019, 41(4): 49-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技术的发展对科学伦理和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算法和社 交平台也改变了大众媒体的结构,大众媒体与边缘媒体之间的界限正变得越来越模 糊。当代哲学家罗西·布拉伊多蒂从后人文主义的视角切入,分析了基因编辑的科学 伦理、人类的主体性、人与机器的边界、算法推送与新闻的公共性,以及后人类时代 的新型大学模式与教育理念等问题。

  • 传播学研究
  • 传播学研究
    戴宇辰
    2019, 41(4): 68-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通过“威廉斯——西尔弗斯通——媒介化研究”之欧陆媒介社会学研究理 论史的回顾,展现 “行动者网络理论”(ANT)与媒介研究的关联的可能性。除去引 言外,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本文将探讨雷蒙德·威廉斯所开创的电视文 化研究传统中蕴含的ANT研究视角;以此为契机,本文在第二部分进而转向西尔弗斯通 的传播“驯服”研究,考察为何ANT与媒介研究“短暂邂逅”;在第三部分中,本文将 考察欧陆“媒介化”研究的崛起以及ANT与媒介理论在的“再次相遇”;最后一部分为 结语,本文将讨论ANT对未来媒介(化)研究的理论贡献。

  • 新闻教育研究
  • 新闻教育研究
    林文刚
    2019, 41(4): 89-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媒介环境学的理论视角,本文反思了媒体教育,媒体素养和跨文化能力在世界 日益全球化的传播生态中的重要性。随着数字科技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享 受到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和社交媒体带来的好处。但与此同时,他们也面临着许多新 的在社会、经济、政治、心理和文化方面的问题。媒体教育和媒体教育者可以和应该 在帮助社会大众解决其中一些相关问题方面能发挥什么作用?在这篇文章中, 笔者在媒 介环境学、媒体教育和媒体素养的历史理论框架下,重点探讨和思考相关问题, 其中分 析了麦克卢汉、卡尔金、福斯戴尔等媒介环境学关键人物,对北美媒体教育的贡献, 波斯曼的媒介环境、媒体教育恒温论观点,以及梅罗维兹的多种媒体素养概念等等。 这些问题涉及全球化背景下人类传播中的跨文化能力。

  • 新闻传播史研究
  • 新闻传播史研究
    路鹏程
    2019, 41(4): 109-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20年代晚期,上海逐渐形成了报馆组织和报纸行业协同生产记者名望,大众与 社会共同消费记者名望,藉此记者名望转变为各种物质性和精神性价值的过程和机 制。这种明星记者制度既是新闻职业身份认同的内在需求,也是社会阶层上升性流动 的外在表征,同时新闻记者化身社会名人亦是新闻媒体普及化和现代社会民主化历程 的产物。

  • 新闻传播史研究
    庞慧敏 张倩
    2019, 41(4): 126-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从现代化和社会网络理论出发,探讨清末民初女性报人社会网络的现代化进 程,以此为窗口窥探整个社会“人的现代化”中性别现代化因素萌芽及发展初期的宏观 叙事。研究发现,清末民初这一社会转型时期,女性报人社会网络的建构体现了从强关 系到弱关系,从依赖信任到委托信任的现代化转变,并出现紧缩圈层,拟亲缘关系进入 差序格局,女性特征亦适时运用于社会交往,成为女性群体现代化的动力;但在其运作 中仍以传统社会的交往模式为主,体现出以特殊主义为基础与核心、集体取向大于自我 取向、扩散性大于专一性等实质性运作特点。然而,女报人社会网络建构过于依赖先赋 性关系,并得益于其职业特殊性及客观因素的支撑,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 书评
  • 书评
    郑一卉
    2019, 41(4): 143-1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知情权的兴起:美国政治与透明文化(1945—1975)》,迈克尔·舒德森著。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266页,ISBN 978-7-301-29343-0,52元。
  • 书评
    李辉
    2019, 41(4): 154-1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舒德森的其他重要著作,本文从写作动因、书写方法、论述主旨与所蕴含的 新闻规范性主张四个方面,深入评述了《知情权的兴起》。舒德森通过知情权的兴起 及其制度化的历史,论证“监督的公民身份”的合意性;通过结构-功能主义路向考察 文化史,他将透明化文化阐述为政治系统自身权力均衡的产物,据此否定当下盛行的 参与式民主。舒德森认为,民主的概念应随变动的实践而变。当今的民主实践逐渐走 向“监督式民主”,要求充当权力审查机制之一的专业主义新闻,而非促进公民对话 与政治参与的新闻。本文批判了舒德森的论证方式与新闻规范性主张,认为其“监督 式民主”仍需公民积极参与政治和公共领域才能有效实施;同时认为,对舒德森的理 论话语“祛魅”是有效利用其话语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