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作为近现代政治学重要观念,中土传播其来有自,已成为观念传播史的重要研究命题。对于“自由”观念的传播,言之者夥,而考辨阙如,致使学界民间皆理解失真,言说失意。本文以语汇源流、政治交往、传教士报刊三个维度,厘清并还原自由观念跨文化传播的历时性状况,同时对思想传播史中的观念交互现象以及相关文本问题进行了辨析考证。晚清自由观念的层累式传播模式,反映了特定思潮在异质文化语境中的传播路径,更体现出晚清社会政治文明冲突的历史本真。
本文以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事件为案例,以他者表征、框架建构和媒介定型为理论依据,分析美国媒体对于莫言及其文学作品的表征。研究发现,在美国媒体对于莫言获诺奖事件的表征中,中国作家与中国文学作为他者的意义被极大地损耗了,其相较于西方作家和西方文学的参照意义几乎湮没在了美国媒体政治化和东方化的报道图景之中。
互联网带来了新闻媒体和受众的新型互动关系。本研究通过对我国报纸和博客关于日本311大地震报道的内容分析发现,为了拉近国内受众和国际事件的距离,新闻媒体会对国际新闻事件进行“媒介驯化”;而借助互联网从境内和境外媒体那里获取充足信息的网民,亦会因不满足于新闻媒体的“媒介驯化”,从而自发地对国际新闻进行“公民驯化”。“媒介驯化”和“公民驯化”在消息来源、报道主题、新闻主角和报道立场上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本研究认为,面对国际新闻事件,“媒介驯化”和“公民驯化”相互竞争又互为补充,共同促进了互联网时代信息的透明性和观点的多元性。
当记者们离开其熟悉的社会空间被派驻到异国后,他们将如何重新构建自己的社会交往网络,从而完成跨国新闻实践?本文以驻华外国记者为例,将跨国社会空间引入到研究中,通过参与式观察的方法,调查了不同类型空间中他们之间的交往方式,从而发现,具体实在的地理空间依然影响着他交往实践的展开。同时,基于职业形成的交往网络跨越了工作与休闲空间的界线,渗透入他们的日常交往之中。
本文从翻译研究者和新闻从业者两个视角分析了新闻编译的定位、策略及局限,从原作的框架、赞助人的动机、以及目标受众的定位三个方面阐述了新闻编译的政治,提出了忠实于原作并适度加译注的新闻编译策略。
西方开放取阅运动开展多年,主张学术知识受公共经费资助,系公共财产而非私有财产,理应无条件开放取阅。倘若这种说法成立,那么根据何种理论,致使其言之成理?探讨开放取阅的研究,虽然为数不少,且中西有之,但论者多集中经验分析,少有理论探究;缺乏理论依据,恐陷入知其然而未知其所以然的困境。更重要的是,理论能带来新视野,帮助我们观察更丰富的经验现象。基于此,本文试图从知识公有地理论着手,探讨开放取阅的议题:知识公有地试图跳脱“公共财产-私有财产”的二元对立,并把知识分享的概念融入到开放取阅的讨论中。在结构上,本文分为三节,首先简述开放取阅的经验发展,其次转进知识公有地的理论讨论,希冀藉此帮助我们发现更多经验现象,结论则是倡议社会分享的重要性。
近年来,学者们开始讨论媒体外交,但对于什么是媒体外交并没有形成共识。本文首先基于传播机制,厘清外交、公共外交与媒体外交三者之间的关系;紧接着,梳理国内外学者对媒体外交概念的阐释,解读构成元素,分析研究维度;最后,基于传播学视角,给出了一个操作性定义,同时立体呈现媒体外交的层次与传播要素构成,尝试建立媒体外交研究框架。
当前有关增强现实的研究,追踪技术优势和技术实现的问题,是一种流行趋势。然而,这一趋势忽视了增强现实作为一种创意媒介,在挖掘新闻叙事策略方面的潜能和意义。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哥伦比亚大学的情境纪录片,到如今新闻媒体广泛使用的增强现实应用程序(如Junaio, Aurasma, Layar等),增强现实在新闻业中的应用和探索持续进行。增强现实媒介在新闻报道中的叙事策略及其重要意义,体现在:转变新闻叙述内容的呈现方式,为用户营造“沉浸式新闻”;新闻叙事模式从线性走向多线性叙事,事件被置于全景中报道;新闻叙事接受模式转向用户主动式参与,用户与增强现实系统、真实环境互动完成媒体融合语境下的叙事体验。
民国时期,上海帮会势力的恶性膨胀和升腾成为报人生存与发展无法回避的一种社会环境。因新闻竞争的需要和社会压力的胁迫,以及帮会势力的威逼利诱,致使报人结帮入会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上海帮会作为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畸变的产物,有着与生俱来的反动性和破坏性。因此,当帮会势力染指新闻界后,诱逼报人腐败堕落,侵蚀报馆组织管理,操控报刊新闻言论,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