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本刊实行匿名评审制度
导航切换
国际新闻界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格式规范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过刊目录
2022年, 第44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22-09-23
本期话题: 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创新
研究论文
全选
|
本期话题: 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创新
Select
本期话题: 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创新
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贡献
郑保卫
2022, 44(9): 6-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全面总结和深入阐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方面的理论贡献:系统阐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核心问题;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百年发展的历史经验;科学引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学术研究;高度凝练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思想的理论精髓,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当代发展贡献了思想智慧和理论成果。
Select
本期话题: 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创新
从“帐篷话剧”到华北电影队:1930-1940年代晋察冀根据地流动的文化传播实践
张慧瑜
2022, 44(9): 23-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晋察冀根据地时期的抗敌剧社的帐篷话剧和华北电影队为例,来考察根据地时期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模式。为了适应农村演出的环境,抗敌剧社创造了“帐篷话剧”的形式,便于演员演出和满足机动的战时文化传播需要。这种演出形式影响到华北电影队,华北电影队被誉为“一辆马车上的电影制片厂”,是战争状态下塑造出来 的一种在流动中完成电影拍摄、电影制作和电影放映的文化生产模式。通过阐释“帐篷话剧”与华北电影队的内在关系,总结根据地时期话剧和电影生产、演出的历史经验,从媒介技术改造和主体改造两个层面探究根据地时期文艺宣传的常规模式。
研究论文
Select
研究论文
“媒介”视角下的地图知识生产:以开放街道地图为例
黄顺铭 李宏江
2022, 44(9): 42-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协作性地图生产项目“开放街道地图”(OSM)为研究案例,本文在继承批判制图学的传统基础上,结合使用“传播型构”与“实践共同体”的理论视角,通过虚拟民族志与访谈的方法,系统考察了OSM中国制图社区,旨在揭示媒介在地图知识生产中扮演的角色。研究发现:围绕OSM的地图知识生产所形成的媒介组合包括制图核心层、制图交流层、制图补偿层等三个层次,制图者在其中展开各种媒介实践,即基于iD编辑器与GPS设备的地图绘制、基于站内外交流平台的制图协商、对技术补丁的开发、对站外其他技术的挪用。在此过程中,看似民主的制图作业实乃个体经验、地方知识、 社区规范、科学话语、国家权力、身份认同与媒介组合等因素共同作用之产物。作为一次将媒介化理论与经验研究相结合的尝试,本文以“媒介组合”为线索勾连各种媒介实践,力图勾勒围绕地图知识生产的传播型构面貌。
Select
研究论文
多重界面与情动的联结:媒介化旅行的后现象学解读
黄佩映
2022, 44(9): 65-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后现象学视角下,本文关注媒介化旅行中的个体在行程中的感性经验,聚焦他们 对媒介技术和物理空间形成的多重界面与自我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为了深入地解读这一现象,本研究对25位有媒介朝觐经历的人进行半结构性访谈,辅以照片引谈,并对其相关社交媒体内容进行文本分析。研究发现,媒介朝觐者与文本相遇时的经历可能成为其私人记忆一部分,而且会经由媒介叙事的引导而对相关的物理空间产生故事欲。旅程中,媒介朝觐者会选择性接受现实空间的信息或情动能量,从而维系对媒介界面的边界,而且会选择能产生更多情动联结的社交平台分享自身的旅行书写。不过,界面是多重和不确定的。部分受访者可能调动多重肉身感官,与媒介故事之外的人与物相遇,在 变化的行程中生成更多丰富的情感,用游戏的态度去感受现实的空间界面。也有部分受 访者则受制于移动界面,难以在具身参与中建立深入的情动联结。在此基础上,本文亦尝试对比媒介化旅行的结构主义与后现象学解读,借助“界面”概念探索自我、媒介与空间关系的理论可能。
Select
研究论文
弥漫的连接与替代的团结:通过轶闻传播网络提升社区参与的多重后果
刘于思 杜璇
2022, 44(9): 87-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播基础设施理论将社区媒体、社区组织和人际沟通构成的社区轶闻传播网络整合连通性(ICSN)视为社区可沟通性的关键指标,而移动传播和平台社会的媒介环境 变迁为理解微信促进社区参与的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研究以北京市Y街道的30个社区为例(N = 1,798),通过多水平模型,分析了一般ICSN与微信ICSN在不同社区中影 响居民邻里归属感和线下社区参与的机制。结果发现,基于大众媒介和现实交往的一般ICSN能够同时促进邻里归属感和社区参与度,而由社区微信公众号、社区组织微信群和社区微信人际轶闻传播构成的微信ICSN尽管提升了邻里归属感,却降低了线下参 与;对线下参与而言,一般ICSN在多民族社区和外地居民融入上拥有微信ICSN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研究进一步讨论了上述发现对传播基础设施理论的贡献和提升社区轶闻传播网络连通性、促进本土社区参与的实践启示。
Select
研究论文
社交媒体中的新冠肺炎疫情信息获取及对个体行为意向的影响:基于拓展的问题解决情境理论
刘毅 姜晓源 邵静怡
2022, 44(9): 109-1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交媒体信息获取是个体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机制。本研究在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构建了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拓展的问题解决情境理论模型,并应用这一模型,通过对我国440位调查对象的问卷调查,对其社交媒体中的新冠肺炎疫情信息获取与行为意向及其关系进行了考察。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新冠肺炎疫情情境中,个体的涉入认知和约束认知能够预测其情境动机,情境动机与参考标准分别可以预测其信息获取的每个维度,即信息搜寻和信息注意。作为新引入的问题解决情境理论模型的前因,健康意识这一外生变量可以预测个体的问题认知、涉入认知、约束认知、情境动机以及信息注意。作为信息获取的结果,信息搜寻和信息注意可以预测个体产生的符合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行为意向。在此基础上,我们讨论了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Select
研究论文
突破西方情境:比较媒介体制研究的理论适应性拓展
苏颖 张振娇
2022, 44(9): 131-1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比较媒介体制》一书对西方情境中媒体与政治的关系进行了类型学上的比较研究。但在比较媒介体制拓展到西方情境之外的过程中,原初理论的局限性开始凸显。为了形成更具普遍性的分析框架,诸多学者大体上形成了两种研究策略:一是国别或跨国案例解释,即通过高度情境化的案例研究解释媒介体制的复杂性。二是比较指标的建构,即提出更具普遍意义的比较指标。当前学界已将比较媒介体制的理论路径拓展到了原初理论之外,包括作者本人亦在不自觉中实现了理论根基从“系统论”向“历史制度主义”的转换。这一转换对于更广阔范围,尤其是非西方国家的比较媒介体制研究有重要意义。
Select
研究论文
媒介体制的模式与变迁:基于《比较媒介体制》的实证研究
王亮
2022, 44(9): 154-1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比较媒介体制》提出三种媒介体制模式,并认为三种模式会向自由主义模式趋同,引发学术界对媒介体制进行实证研究的兴趣。但《比较媒介体制》没有做系统的实 证研究,其它学者没有对《比较媒介体制》研究时期(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媒介体制进行全面的实证检验。本文选取2000、2010和2016年三个时间点,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的理想类型分析方法,在对《比较媒介体制》进行实证检验的基础上,提出五种媒介体制模式,总结并呈现2000-2016年媒介体制变迁的总体图景。
作者投稿查稿
专家在线审稿
主编在线办公
编辑在线办公
编辑部在线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