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本期话题
  • 本期话题
    李红涛 黄顺铭
    2015, 37(12): 6-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记者节对于新闻社群是一个仪式性和周期性的“热点时刻”。本文以不同类型的 十二份报纸在2000-2014年间的记者节话语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新闻界如何将“历史” 整合到关乎“当下”的专业话语之中。与“关键事件”或纪念场景不同,记者节的“记 忆工作”在更一般的意义上折射出新闻界深层的历史意识与集体记忆。我们发现,新闻 界借助“常识知识”将自身的处境“历史化”,它们建构出记者节的“开端”神话,从 “断裂”的历史中清理出“延续的”传统,并重塑“角色模范”的当代意义。
  • 本期话题
    陈楚洁
    2015, 37(12): 26-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重要媒体人的纪念往往成为新闻界重申其角色认同、职业理想与新闻权威的象征 机会。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媒体人如何纪念央视原台长杨伟光,指出媒体纪念叙事表现 为从微观到宏观的三个层次:(1)以杨伟光为角色模范定义媒体“好领导”的职业边 界,而非以新闻专业主义来界定新闻业的边界;(2)通过再现央视的“黄金时代”与 “后黄金时代”表达怀旧与批评;(3)通过使用不同的“黄金时代”记忆维护不同的 文化权威。媒体从业者在塑造媒体“好领导”的职业边界时具有高度共识,但在阐释 “黄金时代”的记忆时存在分化。
  • 本期话题
    白红义
    2015, 37(12): 46-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闻业不仅参与到历史事件的记忆中,也在从事着有关自身的记忆工作,行业中的 事件、人物和组织都会成为集体记忆的对象。本文以《南方都市报》为庆祝创刊18年而 在微信平台上设立的“南都口述史”为例,讨论在这样一个封闭又开放的记忆空间里, 记者如何作为一个阐释性记忆共同体来纪念他们曾供职过的新闻组织,并分析这种集体 记忆对于南都和中国新闻业的意义。
  • 本期话题
    郭恩强
    2015, 37(12): 67-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围绕张季鸾的逝世及后续仪葬事件,讨论“烈士”报人在中国现当代社会集体 记忆的塑造、共享、传承及重塑问题。被作为爱国报人悲情事件加以塑造的张季鸾的 死亡及后续仪葬,难以跳脱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抗战历史的宏观环境。在抗战特定语 境中,张季鸾逝世事件成为关涉张季鸾本人及《大公报》、新闻界、政治人物、国共两 党、中外关系等各方力量的竞技场。与此同时,由新闻界及地方政府积极推动,官方高 层参与的张季鸾逝世祭葬仪式,也成为公众共享与强化集体记忆的有效媒介。以此为契 机,张季鸾被塑造成当时各方都能接受的爱国报人象征符号。而当代中国有关张季鸾逝 世事件的集体记忆,也通过大众媒体、行业协会、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等机构进行着传 承、更新和再造。
  • 本期话题
    贺建平 王永芬 马灵燕
    2015, 37(12): 89-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集体记忆为理论视角,通过对《重庆日报》等纪念性报道的话语分析,探析 对“重庆大轰炸”集体记忆的媒介建构。研究发现:“受难者”作为主导性话语叙事, 新闻采用遮蔽抵抗而凸显罪行、受害人口述见证等话语策略,与战争赔偿诉求的现实语 境联系;新闻媒体通过对纪念日的常规化报道,将其建构为全民族勿忘的“国耻”,并 勾连国家公祭日,与爱国主义教育相呼应,叠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意义,产生集体记忆 建构的当下性透视效果。
  • 新闻学研究
  • 新闻学研究
    方洁 高璐
    2015, 37(12): 105-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对国外数据新闻领域的专业规范做了界定,然后通过对国内五个 数据新闻栏目一年的报道的内容分析,探寻解答“国内数据新闻领域是否确立了专业规 范”的问题。研究发现,国内数据新闻领域亟待确立专业规范,缺乏专业规范的数据新 闻正在逐步蚕食这个领域的公信力和专业价值,使之丧失竞争优势。
  • 网络传播研究
  • 网络传播研究
    彭兰
    2015, 37(12): 125-1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每一种媒体在其发展过程中都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在传统媒体向新媒 体转型以及新老媒体的融合过程中,文化性的障碍是关键障碍之一。文化性障碍的一个 表现是新老媒体的不同文化取向与特质:传统媒体是以内容为根基的文化,而新媒体是 以人为根基的文化。文化性障碍的另一个表现是新老用户之间的不同文化偏向:老年人 更偏向被动接受的受众文化,而年轻人更偏向主动参与的用户文化。对于传统媒体的转 型来说,既需要进行文化性“转基因”来适应未来发展,也需要在过渡阶段帮助老年受 众减少文化性数字鸿沟。
  • 广告传播研究
  • 广告传播研究
    康瑾 郭倩倩
    2015, 37(12): 140-1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技术的进步和精准营销观念的普及共同促进了行为定向广告的快速发展。但是 对于消费者如何感知和评价广告商的定向策略我们还知之甚少。本文首先通过扎根理论 方法,对消费者从哪些维度感知行为定向广告的价值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然后通过定量 研究分析这些感知价值如何影响广告态度,以及哪些前置因素会影响感知价值。结果发 现,消费者对互联网行为定向广告的感知价值可以分为三个维度:需求响应、信息控制 和隐私关注。其中需求响应对广告态度产生积极影响,信息控制和隐私关注对广告态度 产生消极影响。消费者的调节聚焦、自我效能和网络使用频率对行为定向广告的三个价 值感知维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 英文专稿
  • 英文专稿
    刘新仪
    2015, 37(12): 154-17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就人类生活的沟通面向,参照社会生产、意识形态文本和受众消费间的相互关 系,重构阿多诺文化工业概念的知识系谱。阿多诺被压抑的经典在批判媒介研究三个不 同但相互关联的继承者间既延续且中断:(1)哈贝马斯在讨论公共圈和沟通互动时提出的主体间的正当性;(2)霍尔意识型态的构连理论中的客观表征;(3)批判受众研究理论化权力与身份中的主观诠释。这个系谱始于质疑在反启蒙文化工业中真切沟通的不可能,终于 赞许在隔离与沟通的辩证中解放的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