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传播学研究
  • 传播学研究
    袁光锋
    2020, 42(9): 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愤怒是政治生活中的持久特征,也是理解当代政治的关键词。我们不应该把愤怒简 单地贴上暴力、危害社会秩序、非理性的标签,而应分析愤怒产生的机制和表达的文 化性。本研究借助情感研究的述行路径,探讨了新媒介中的愤怒表达,试图回答如下问 题:新媒介如何影响了愤怒的政治表达?不同的主体如何通过愤怒的表达进行互动、形 成社会关系?愤怒表达的政治后果是什么?本文认为,新媒介改变了愤怒表达的规则, 促成了以愤怒为重要特质的网络舆论文化的形成。愤怒反映了人们对正义的认知,也是 促使人们争取正义的力量。中国新媒介空间中的愤怒杂糅了各种类型的正义观念、民粹 主义、民族主义等元素。不加克制的愤怒反对交流和对话,阻止共识的达成,加剧社会 的撕裂,导致相互之间的理解变得更为困难。对于愤怒的分析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全球政 治和社会的变迁。
  • 传播学研究
    赵立敏
    2020, 42(9): 23-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冲突与融合是跨文化传播的两大旋律,冲突既是融合的阻力,也是融合的动力,什 么样的冲突往往造就什么样的融合。佛教在华传播作为中国跨文化传播史上的重大事 件,它与中国本土的儒家和道教先后经历了深层次的理论冲突、身份冲突、权力冲突。 在理论上,儒释道围绕各自价值观念展开公共辩论,为三家理论的调和奠定了基础。在 身份上,佛教曾困于自己的外来身份,然而它与胡的身份纠缠既是民族认同的力量,又 成为了佛教传播的契机。而权力上的冲突则最终规范了儒释道的功能分区,也奠定了中 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传播秩序。
  • 传播学研究
    杨银娟 柳士顺
    2020, 42(9): 43-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信息化的突破性进展拓展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将人们带入了三元空间时代,即相互 交织与转换的“物理空间-社会空间-网络空间”时代,邻避运动在三元空间中形成的 政治场域打破了原有的域空间配置与行为惯性。本文以场域理论为视角运用三元空间模 型,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发生在珠三角X镇的危废中心建设引起的邻避运动进行了分析。 这一运动发端于社会空间,在较短的时间内转至网络空间并形成政治场域,引发群体情 绪极化,基于社交媒体的信息阶流也由本土走向境外,抗议行动及其场域迅速转移到线 下的物理空间。在空间转换过程中,当地居民、利益集团与党委政府在不同的空间场域 中运用自己的资源和行动剧目进行博弈,以争取更大的空间容量和占优行为。三元空间 模型为邻避项目舆论治理提供了新的视域,就有效推动邻避项目而言,各级政府平时应 注意对三个空间的维护,关注群体的动向及其在三个空间之间的转换,加强政府与群体 的联络,增强政府对社会资本的积累与应用。
  • 新闻学研究
  • 新闻学研究
    刘鹏
    2020, 42(9): 62-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媒体的兴起使用户得以绕开机构媒体自主发布“新闻”。本文选取了新冠疫情 期间四个用户生成新闻案例,总结了用户新闻的类型及其特点。在数字媒体环境下,私 人的人际交流公共化,公共事件则有了用户个人书写版本,用户通过积极自我曝光获得 更多可见性,并通过重写新闻的方式再生产了更多文本和意涵。本文以“全世界都在 说”对新冠疫情用户新闻生产的总体特点做了概括,这意味着更多普通用户通过数字媒 体发出自己的声音,共构了开放迭代的新闻流,同时也带来多种话语的碰撞冲突。
  • 新闻学研究
    徐梦菡 李彬
    2020, 42(9): 85-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是马克思早期新闻思想的代表作,而有关理解和 诠释日渐呈现某种去政治化和去历史化的趋向。为此,本文以唯物史观与“再解读” 的方法,深入社会历史语境与思想脉络,探索马克思早期新闻自由论述的内涵。研究 发现,马克思的论述一方面包含民主进步的时代内涵,如新闻自由即追求真理的自 由,一方面尚未超越启蒙理性与唯心主义的认识局限。对马克思早期新闻论述进行科 学研究与准确把握,既有助于破除去历史化和去政治化的迷思,又有益于明确科学社 会主义及其“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自由,并在新闻业与新闻学领域正心诚意追求 “两个百年中国梦”。
  • 公共关系研究
  • 公共关系研究
    陈晶晶 余明阳 薛可
    2020, 42(9): 108-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危机传播管理这个公共关系的重点领域,法务履行公关传播管理职能的现象在实践 中日益突出,相关研究却还较为缺乏。本研究从职能侵占和公关伦理的角度,对危机传播 中公关与法务的冲突进行了理论述评,探讨了法务对公关职能侵占的特点、伦理价值下公 关实现管理角色的必要性以及组织卓越度对二者冲突的影响。本研究还对236名国内具有 实际危机应对传播经验的公关经理和法务经理进行了实证调查,二者均认为目前国内危机 传播中组织高层更多偏重法务意见,且组织的战略规划程度越高法务侵占公关职能的可能 性越大。研究结论提出,公关人员应当在危机传播中更多促进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公 关的伦理价值,而非以与法务的冲突为由仅在危机中维护组织的法律责任。
  • 争鸣与探讨
  • 争鸣与探讨
    孙凝翔 韩松
    2020, 42(9): 122-1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可供性”(affordance)已成为当前媒介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由于概念脉络复杂 且难以把握,传播学对affordance概念的运用往往失之要义。本文梳理了该概念的来源和 背景,探索了该概念引入传播学的关键节点,指出了其中的范式变迁与概念转义,并辨 析了“可供性”这一译名的问题。本文建议将affordance译为“示能”。作为一个跨学科 概念,“示能”强调了具身性、物质性和主客体对称性三项属性,为媒介研究突破目前 困境提供了可能的进路,亦为传播学之转向与重构提供了有利的起点
  • 新闻传播史研究
  • 新闻传播史研究
    黄春平
    2020, 42(9): 142-1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运用内容分析法考察了建国以来70年间三代标志性的报刊史著作,发现上世纪 六七十年代的报刊史中“共产党报刊占主体性地位”,上世纪八十年代至本世纪初共产 党报刊与民营报刊共同占据了报刊史的主体性地位,新世纪后的报刊史中民营报刊独占 了主体性地位。从演进特征来看,共产党报刊入史种类比较完整、系统,其中中央报刊 是新闻史研究的重点。共产党报刊入史演进历程受到苏联报刊史模式、著作本身的书写 定位、社会时代思潮及研究者书写视角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回顾70年来党报入史的 演进历程,意在揭示报刊史书写所蕴含的时代立场与倾向的历史性迁移轨迹,为以后的 报刊史书写如何突破“党报史”、做好共产党报刊的历史传承提供一点启示。
  • 书评
  • 书评
    王鑫
    2020, 42(9): 159-1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